第09版:理论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探索

□张斯颖

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与职业素养。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作为应对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推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探索两者的有效融合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时代背景的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逐步从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向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拥有跨领域能力的毕业生,成为企业和社会重点需求的目标人群,思政教育跟就业指导教育的融汇,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就业本领,还可强化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社会责任感。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学生全面发展不只是围绕专业知识的积累展开,学生若要全面发展,须具备一定思想道德水平、坚实社会责任感以及清晰职业规划,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路径,借助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辅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育改革的需求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拓展,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多样要求,思政教育跟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正好能为该项改革给予有力支撑,思政教育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拉动教育质量的增长,还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旅程筑牢更可靠的理论与实践后盾。

新时代背景下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策略

一、整合课程内容,构建融合型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所构建的背景环境中,单一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无法契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高校应采用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融合型教学模式的办法,以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整合的核心借助跨学科教学设计得以体现,使学生在开展思想教育期间,能强化其就业方面的能力。

思政教育课程跟就业指导教育课程的整合,可采用“课程交叉”的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程讲授过程里,可添加思政教育的要素,好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助力学生明晰个人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知晓简历准备及面试技巧,还能透彻把握职业背后的社会责任及其跟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联系,于这一实施过程当中,思政教育的作用是辅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目标,突出职业与社会责任的关联,推动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顾及更深层次的价值观与社会意义。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增进教师综合素养

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协同融合,需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有力支撑,实现两者融合的核心环节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促进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教师综合培训开展,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行业背景知识及实践经验,保证教师可以高质量执行两者的融合教学工作。

高校应在跨学科师资培养上加大投入,形成具有多领域知识背景的教师梯队,在思政课程教学期间,可邀请就业指导教育专业教师一起参与授课,给出就业形势及职业选择的实际操作引导;还可邀请行业专家现身课堂,为增强教学内容实践及前瞻属性。依靠这种举措,不仅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水准,还能协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就业信息及实践经验,教师彼此互动与合作也是推动两者融合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教师与就业指导教师可按阶段开展交流会,共享教学心得与创新手段,探讨怎样在教学当中把思政与就业指导更好结合,采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法,增长教师的综合素养,高校有把握确保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收获更好教学效果,继而增进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搭建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开辟实践平台,增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促进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必要手段,高校可凭借建立多层次实践平台达成,让学生以已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增进自己在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上的水平,校内外实践平台的打造对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意义显著。高校可借助与企业、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的联合,引导学生投身社会调研、行业实习、创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里了解行业动态,还可提升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及社会适应水平,可凭借与企业联合设立实习基地,使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实践所学内容,且与行业专家进行沟通交流,把握行业的最新发展脉络,建设此类实践平台,可协助学生知晓社会实际需求,还能助力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结语

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深入分析,本文总结出一系列可行的策略,指出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作用。融合的核心在于跨学科课程设计、师资队伍的优化以及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强化。未来,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推动教育体制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秀晨,金雨娇.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军转民,2024,(24):185-186.

[2]李金辉,黄子聪.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管理开展情况及建议分析[J].新闻传播,2024,(23):46-48.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2025-09-1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9611.html 1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