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

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高校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张晗 吴立军 曹蒙春

“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核心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不同的领域、行业焕发生机。本文旨在探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应用于高校基层矛盾治理,以提升高校治理效能,构建和谐校园。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校基层矛盾治理的核心要义

“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与时代发展​。“枫桥经验”源自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其核心内涵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高校基层矛盾的类型与成因。高校基层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教职工之间的矛盾,涉及到工作分工、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师生矛盾,如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与学生产生的分歧和冲突;二是生生矛盾,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矛盾,如宿舍矛盾、评奖评优纠纷、情感纠纷等。高校基层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利益诉求多元化,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显现;二是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误解和矛盾;三是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在执行过程中引发纠纷。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校基层矛盾治理的适配分析​

群众路线与高校民主管理相契合​。高校的主体是师生员工,“枫桥经验”强调的群众路线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理念相契合。通过发动师生员工参与高校基层矛盾治理,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矛盾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为“枫桥经验”在高校的应用奠定了理念基础。

预防为主符合高校稳定发展的需求​。高校的稳定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枫桥经验”的预防为主理念符合高校稳定发展的需求。高校借鉴“枫桥经验”中的“四防并举”方法构建加强人防队伍建设、完善物防设施、运用技防手段、开展心理疏导的全方位的安全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矛盾纠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就地解决有利于提高矛盾治理效率​。高校基层矛盾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将矛盾就地解决能够减少矛盾处理的环节和成本,提高治理效率。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建立基层矛盾调解机构,及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避免矛盾上交和外溢。​

法治保障与高校依法治校相统一​。依法治校是高校治理的基本方针,“枫桥经验”强调的法治保障与高校依法治校相统一。在高校基层矛盾治理中,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能够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确保矛盾治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校基层矛盾治理的践行路径

党建引领与多元协同相结合,筑牢治理组织基础。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障,在高校基层矛盾治理中具体体现为构建“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三级联动体系,将党的领导贯穿矛盾预防、化解全过程。同时,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整合校方管理力量、教师专业资源、学生自治组织等,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师生参与”的治理格局,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由党员教师担任网格长,联动辅导员、学生骨干实现矛盾“早发现、早干预”。

预防为主与就地化解相衔接,完善治理机制链条。以“预防为先、源头治理”为核心,建立全链条矛盾治理机制。一方面,通过常态化调研、动态监测构建预警体系,定期开展师生思想动态调研、设立意见箱、搭建线上反馈平台等渠道,及时捕捉矛盾苗头。另一方面,推行“小事不出班级、大事不出学院”的就地化解机制,打造多元化调解平台,如班级成立学生纠纷调解小组、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设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采用协商、调解等方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避免矛盾升级。

“三治融合”与科技赋能相支撑,创新治理方法路径。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治理手段,并借助科技提升效能。在自治层面,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调解委员会”“网格化议事会”等平台赋予学生自治权,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在法治层面,完善校规校纪与调解规则的衔接,如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融入纠纷处理流程;在德治层面,通过校园文化浸润引导价值认同,如开展安全主题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培育“少讼、无讼”的和谐理念。

校园文化与价值引领相融合,营造治理软环境。以“和合文化”为核心,将“枫桥经验”中的德治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枫桥文化长廊”“调解案例故事墙”等文化载体,举办“平安校园文化节”“邻里互助”主题活动,传播“以和为贵”“协商共赢”的价值理念,同时,将矛盾治理与思政教育结合,开设“枫桥经验”主题讲堂,用“六尺巷”等传统调解案例引导师生树立包容意识,增强对校园治理的文化认同,提升师生主动化解矛盾的自觉性。

[本文系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GXDJ2025B370)、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522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沧州交通学院,河北 沧州061199)

2025-08-2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8781.html 1 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高校基层矛盾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