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

为区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都数字工匠”育人模式为例

□牛英群 赵丽娟 王丽佳

在数字中国建设浪潮的推动下,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培养“强素养、通机理、精技术、善应用”的高技能数字工匠为目标,通过素养引领、模式创新、平台搭建三大路径,探索并实践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赵都数字工匠”育人模式,致力于为区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素养筑基:红色基因引领数字工匠之魂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深刻意识到,若要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数字工匠”,需率先筑牢学生的品德根基,强化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基于此,学院搭建了“铸匠魂、砺匠技、笃匠行”的职业素养体系,从价值、认知和行为三个层面全方位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学院计算机系党支部获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学生李永芳、王坤等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冀青之星”等荣誉,彰显育人成效。

铸匠魂: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基地,开展“党旗飘扬在一线”“行走的思政课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砺匠技:学院结合企业真实项目,设计“双链螺旋”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链”与“拓展课程链”相互支撑,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职场发展打牢技能基础。

笃匠行:学院秉持知行合一理念,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环境锻炼能力,确保知识用于实际。此举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育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技能铸才:模式创新驱动数字工匠之技

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构建了“五联五共五对接”的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将产业、行业、企业、专业、职业等多方面需求进行深度融合,达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学院与美林数据、鑫方盛数智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导师库”,深入挖掘岗位核心技能,精心绘制能力图谱,借助“教学工厂+虚拟仿真实训”的方式营造真实工作场景,引入真实项目案例,并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以此确保核心课程内容与一线岗位能力需求实现紧密对接。此育人模式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2024年,该校学生团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2项银奖、1项三等奖,近三年共荣获10项国家级奖励、105项省级奖励。

五联:围绕人才培养全要素,调动产业、行业、企业、专业、职业需求与融合点,构建多元协同育人网络,确保学院紧跟产业趋势、调整专业设置,让教学贴合市场需求。

五共:深化协同合作,推动产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商定方案、建设资源、组建团队、创建平台、实施考核,实现人才培养闭环管理。

五对接:聚焦培养目标,实现供需精准匹配。通过专业与产业、课程与标准、教学与生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解决传统职教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提升学生综合实践与职业竞争力。

平台铸业:多元协同助力数字工匠成长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构建了“一链(紧固件产业链)三院(永年学院、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华为ICT产业学院)三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产教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产教融合新范式,形成了“榫卯嵌合·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该机制以邯郸市紧固件产业全链条数智化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核心,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学院积极促进产教资源向县域下沉,与永年区人民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协同合作,共同建设永年学院,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对县域产业与经济的赋能作用。同时,学院联合企业共建“赵都工坊”,将教学课堂搬进园区。紧密贴合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技术需求,通过师生参与科研、开展对口帮扶等形式,深化科教融合,并以需求为导向,反哺课堂教学。紧密围绕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技术需求,反哺课堂教学。凭借“企业项目融入课堂、能工巧匠走上讲台、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师生作品走向市场”这一产学研互动的全新格局,学生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技能知识,而且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经验。

通过组建企业数智化转型、智慧农业创新应用等4支科技服务团队, 孵化10支学生创客团队,深入500余家链上企业开展“问诊式”服务,输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百余项。通过构建“岗课赛证创”五维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设计、 以技能竞赛锤炼实战能力、用行业认证检验学习成果、借创新创业激发创造潜能,专业群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达90%,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75%以上,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依托“赵都数字工匠”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开创了“素养筑基、技能铸才、平台铸业”的特色育人路径。这一路径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众多高技能人才,同时在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与示范。未来,学院将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更多力量。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2025-07-26 ——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都数字工匠”育人模式为例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6755.html 1 为区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