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

高校“三全育人” 立体化工作格局建设研究

□张丽红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简称,是在探索高校人才培养规律过程中、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基于高校立德树人的立身之本,逐渐形成的侧重于人才思想政治、法律、心理素质等培养学生成长时间空间全覆盖的育人理念。以时间延展为纬、以空间拓展为经,编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网络,构建“三全育人”立体化工作格局,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和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校园空间与学生成长时间的经纬交织

以教育者主体为主线的“三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育人的主渠道,育人主体是思政课教师,育人方位是课堂、实践教学等,以课堂教学为主;日常思政教育是第二种渠道,育人主体是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书记、辅导员等,育人方位主要有学生活动、谈心谈话、网络平台信息传递与交流等,以谈心谈话为主;课程思政是育人的新兴补充渠道,育人主体是专业课教师及其他非思政课教师,育人方位是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融入思政元素,以价值引导为主;管理机构、后勤服务保障单位等间接接触学生,育人方位是管理和服务,听取学生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实习单位及带教教师,育人方位是学生实习各环节,引导学生实践思想道德认知和行为。

以学生在校过程为主线的“三全育人”。根据学生入学、在学、实习、毕业各阶段的特点,高校教职员工接续对学生进行教育。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三全育人”。以文化育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落实育人任务。

校外空间与学生成长时间的经纬交织

一、因势利导,发挥家庭育人功能

引导家庭发挥育人作用需考虑的因素:

地域背景:生源地多样化,农村城市、南方北方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影响程度差别较大。

家庭收入水平:富裕、小康等不同类型家庭,一般在学生个人品行上会表现出优越感与自卑感、安逸与奋斗等差异,在学生个人经历上会表现出见多识广与视听闭塞、文化素质全面与素质单一的差别。

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因素: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会地位等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引导家庭发挥育人作用的方法:

建立学生家庭档案:既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也有利于针对不同家庭采用不同引导方法。

家校联系常态化:在尊重学生人格独立的前提下,要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交流学生情况或进行育人方法辅导。

定期发送学生成长信息:在入学、在学、实习、毕业各重要时间点,要将主要的学生活动、学生表现情况及时以电子或纸质信函方式通报家庭,使家庭掌握学生在校动态,以便家庭介入育人过程。

二、择优从之,用好社会教育资源

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影响大学生的第三力量就是社会,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很强,建设也不是高校所能左右,要由国家顶层设计、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可控范围内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立足现有社会资源主动选择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可用的教育资源。

走出去:有计划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实情,有计划、有主题安排各渠道社会实践,如思政课实践教学、三下乡活动等。

请进来:有计划安排社会各界人员走进校园。邀请先锋模范人物、校外专家学者等进校园,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种便利的间接方式,其优势在于同样的教育内容由亲历者进行讲解,更具说服力,更容易将学生带入情境,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促反省:用好社会反面教材。除了选择社会正能量的资源进行教育,也不能回避不良信息的影响,要直面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负面现象,使这些内容成为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

“三全育人”突出着力点

“三全育人”重在“全”字,是在育人工作上消除盲点,体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全面覆盖基础上还要突出重点、更见实效。

一、党建带动学团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密不可分,高校党委主抓全校思政工作,基层党委主抓二级学院学生思政工作,既要增进党组织自身建设、党建活动因地制宜落到实处,又要加强“全员”中党员的育人责任,从而加大“三全育人”力度。

二培养学生理论骨干

依托“青马工程”培养学生理论骨干。挑选品学兼优的积极分子组成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学组织,设专门导师指导,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内容,使学生具备初步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成为学生中的理论专家,向更广泛的学生群体进行理论宣传教育。

三、打造网络育人平台

网络技术深刻改变生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以网民的身份进入网络,互联网无疑扩展了“全方位育人”的空间。

打造各育人主体管理的育人平台:思政课课程平台、思想道德论坛等。

用好各级官方网站: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官网等。

扶持教师、学生个人自媒体互动平台品牌建设。

[本文系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编号JJKH20200467SK)高校“三全育人”立体化工作格局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 吉林市132013)

2025-05-2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2883.html 1 高校“三全育人” 立体化工作格局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