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

推动高校基层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吴芮民

把握全国两会精神实质,锚定基层党建方向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兰州工商学院数学教学部党支部既要以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以课程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更要以创新思维破解基层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

甘肃作为西部省份,高校承担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党支部建设必须立足“国之大者”,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引导教师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双带头人”建设为抓手,激活基层党建动能

一、选优配强班子,实现“双带头”引领

2025年两会明确要求“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而“双带头人”制度是破解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难题的关键一招。数学教学部党支部通过选拔既有高级职称、又有党务经验的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例如,支部书记兼任副主任,支委中包含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形成“头雁效应”。

二、创新机制载体,推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借鉴西南大学“党建与业务融合考核”经验,制定《党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融合实施方案》,将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攻关、师德师风建设等纳入支部年度考核指标。开展“党建+数学”联合主题党日,如“红色数学史”研讨,解析革命时期数学在军工、经济中的应用,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指导科创项目,强化师生思想共鸣与专业引领。组建“党建+教学改革”党员突击队,牵头开发“红色数学”实践课程(如用概率统计分析脱贫攻坚数据),推动党建与课程建设、教学创新同频共振。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培育时代新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这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数学教学部党支部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构建“数学+思政”育人体系。

一、挖掘学科思政元素,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构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应用强化实践与家国情怀、拓展增强文化自信”的数学育人体系。结合数学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华罗庚、陈省身的事迹)、数学方法论中的辩证思维,着手开展《数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制作,创新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及多元评价机制;强化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与院系协同育人,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

二、搭建“党建+育人”平台,强化实践赋能

一是通过学科竞赛融合,在数学建模、数学竞赛中增设“党建+社会治理”类培训赛题(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数学规划、疫情防控中的数据预测模型),以赛促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服务国家战略。二是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地方政府搭建“党建+育人”资源库,开发系列微党课、实践案例集。三是建设“党建引领方向、实践深化认知、课程强化特色”的立体化平台,实现党建与数学育人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的质变,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政治品格的新时代人才。

完善制度保障,夯实基层党建根基

2025年两会强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需要健全基层党建制度体系。数学教学部党支部从三方面发力:

一、健全责任体系

制定《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将党建工作与课程评估相结合,将课程思政、科研团队攻关、师德师风建设等纳入考核。建立“年初部署—年中督导—年末考评”闭环机制。

二、强化数字赋能

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兰工商红色e家”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着手开发“党建+教学”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党员发展、课程建设、科研项目等数据动态分析。通过大数据监测课堂思政融入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满意度。

三、培育党建品牌

打造“e心向党·数联未来”党建品牌,以党建为纽带,开展“一师一优课”“党员示范岗”等活动。2024年以来,支部教师获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3项,两个教案室分别获金牌和银牌教研室。党员教师发表多篇教科研论文,其中SCI3篇,立、结项9项市厅级课题,党员带头为考研学生服务,实施坐班辅导答疑和制定一对一辅导方案,使考研上岸学生逐年增加。

结语——以两会精神引领新征程

2025年全国两会为高校基层党建注入了强劲动力。兰州工商学院大学数学教学部党支部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双带头人”建设为引擎,以“课程思政”改革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推动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作者单位:兰州工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2025-05-15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2494.html 1 推动高校基层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