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强
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低效闲置资产与返贫致贫问题一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如何激发低效闲置资产的内生动力,以及如何构建返贫致贫防线的长效屏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梳理与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创新、社会资本参与等策略对于激活低效闲置资产具有显著效果。这些策略不仅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还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增长。同时,在防止返贫致贫方面,构建长效防贫机制、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是关键。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产业升级等手段,可以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个人或家庭重新陷入贫困状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是激活低效闲置资产和防止返贫致贫的重要保障。
低效闲置资产激活策略研究
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在激活低效闲置资产的过程中,其角色和影响力不容忽视。通过精心设计的政策工具和策略,政府能够有效地推动这些资产的转化和利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政策制定者需要深入理解和识别低效闲置资产的具体情况和潜在价值。这包括对资产类型、规模、地理位置以及形成原因的全面分析。基于这些分析,政府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在优惠政策方面,政府可以考虑对参与低效闲置资产激活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等激励措施。这些措施能够降低激活成本,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或贷款项目,为激活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参与者在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除了直接的优惠政策外,政府还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激活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这包括对参与者的资质审查、项目进度的跟踪监督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等。通过有效的监管,政府可以保障激活项目的高质量实施,防止资源浪费和不当行为的发生。政府还应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包括组织召开相关的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信息共享、经验交流以及项目对接的机会。通过这些平台,政府可以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低效闲置资产的激活工作。
市场机制与创新模式。市场机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机制,对于激活低效闲置资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本质在于通过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自发调节资产流向,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低效闲置资产的激活过程中,完善的市场机制能够促使这些资产从低效、闲置状态转变为高效、充分利用状态。完善的市场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的产权制度,明确低效闲置资产的产权归属,为资产的流转和交易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完善市场交易规则,确保交易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三是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失灵和恶意操纵市场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秩序。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探索创新模式也是激活低效闲置资产的重要途径。传统模式下,低效闲置资产往往因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市场推广手段而难以盘活。因此,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束缚,为低效闲置资产注入新的活力。
筑牢返贫致贫防线长效屏障
建立长效防贫机制。为了筑牢返贫致贫的防线,建立长效防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机制的构建涉及多个层面,旨在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确保他们在面临风险和挑战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进而防止贫困的再次发生。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方面,应着重关注那些处于贫困边缘或已脱贫但基础仍不稳固的群体。通过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可以确保这些群体在遭遇疾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援助。此外,还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确保其能够长期有效地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保护。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防止返贫致贫的根本途径。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创业,鼓励居民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提升资产利用效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对于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资产管理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等多个维度入手。在优化资产配置方面,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潜力,从而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决策。例如,对于某些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和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加强资产管理是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我们可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结语
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激活低效闲置资产和防止返贫致贫中的核心地位。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要求。在激活低效闲置资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视行为。同时,在防贫工作中,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环保意识,帮助他们走上一条绿色、可持续的脱贫之路。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