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新华社发

□耿卫新

因病致贫不仅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引起返贫的重要影响因素,防止脱贫群众因病返贫,任务是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周期最长的。在巩固脱贫攻坚效果向乡村振兴工作的过渡阶段,应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减少人群发病数量,从源头来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而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因病致贫返贫不容小觑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但仍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贫困反弹。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在所有导致贫困的风险中,疾病风险是最大的致贫风险,且因病致贫不同于就业、住房、教育等致贫因素,难以做到一次性消除。

因病致贫是农村居民致贫的首要因素。2016年全国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占到贫困户总数的42.6%,远超其他因素。多年来,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始终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挑战,因疾病陷入贫困的家庭比例也越来越高,1998年因病致贫返贫占总贫困的比例仅为22%,2015年起一直维持在42%以上。有学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计算因病致贫率,结果发现,一般家庭、次富裕家庭和最富裕家庭因病致贫率也分别达4.2%、2.2%和1.6%。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低收入群体因病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通过对因病致贫人口的患病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致贫疾病主要是慢性病,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高。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3个亿,且呈年轻化增长趋势,造成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平安共同发布的《2018—2020乡村健康扶贫报告书》中数据显示,由于健康意识、生活习惯、地区病等因素叠加,贫困村居民高血压、肝功能、肿瘤指标、贫血等指标反映出来的健康风险较大,血脂血糖等代谢类疾病也急需加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劳动能力丧失或降低,且医治周期长,需要家人常年陪护,导致家庭经济来源锐减,特别是当患者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时,整个家庭失去生活支柱,一人患病拖垮整个家庭。此外,小病不治拖成大病甚至致残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农村地区,人们大多自身防病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体检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存在“一体检就有病,不体检就没病”的错误观念,最终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贫困。

以预防为中心、侧重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以治病为主的健康扶贫政策是一种事后补偿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事后补偿型政策虽然短期看效果显著,但长期来看会受到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医保支付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当治病这个在脱贫攻坚阶段显得紧迫而突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应该瞄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源头,从以医保兜底保障为重点向以预防为中心、侧重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转变。

一是加强农村居民健康卫生知识普及教育。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注重预防,健康意识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大多基本健康素养不高,健康意识淡薄,未病先防的理念不足,导致小病拖成大病、病后过度治疗等多种问题。因此,可依托健康小屋开展防病知识讲座、防治措施指导、慢性病早期筛查、心理健康辅导等一系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改变“事后救助”传统帮扶模式,将关口前移,实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帮助农村居民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与生活方式,掌握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与科学保健知识,从根本上改变防治分家,从根源上彻底阻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

二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依托,提升农村地区诊疗水平。集中开展重点人群36种大病和4类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其提供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结合签约入户随访,及时了解农民群众患病就医情况,对需要治疗干预的,及时指导做好住院转诊服务、治疗后的用药指导和康复管理等,做到有病“早预防、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化解和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依托签约服务团队大力开展巡回诊疗、义诊送健康服务,推进优质资源向边远、卫生资源薄弱的乡村下沉,逐步形成稳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家医疗服务。

三是构建“大数据+慢病管理”新模式,助力慢性病预防及管理。由于慢性疾病的防控缺乏大数据的沟通和连接,基层社区和卫生院没有有效渠道通过数据对接上级医院专业人员,医疗资源融合度低,区域范围内的合作不充分,数据信息的封闭限制了对慢性疾病系统管理和有效预防。因此,应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快建立完善农户健康信息库和电子档案,实现农村居民在每一次慢病门诊、体检及开药等诊疗过程中健康信息的采集和完善,形成一体化、动态的农村基层慢病管理诊疗数据库。畅通各级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通道,让患者的健康数据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互通共享,促进“大数据+慢病管理”落地,实现慢性病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四是定期开展免费体检,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国内外经验均表明,慢性病可防可控,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也指出,通过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行为风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50%以上。某些重大疾病也是可防可控的,有研究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因此,一方面应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养成定期体检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加大体检医护人员下沉农村的力量,定期组织健康体检进农村等公益活动,对于贫困警戒线内的家庭提供免费体检。村干部要做好宣传工作,向农民群众介绍体检的重要性,使大家走出对体检的认识误区。可结合村庄布局的实际,就近设立或增设体检点,尽量为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协调解决出行问题。体检项目应对常见病、地区病等进行有效筛查,例如增设女性的“两癌”筛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筛查,有效控制和预防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发生,降低因病致贫返贫增量。

(作者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2-08-0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0936.html 1 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