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让千载运河焕发崭新生机

□梁宝杰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是贯穿神州南北奔流不息的文化血脉,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弘扬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对大运河沿线地区创新发展作出的新布局,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2019年11月,河北省政府部署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9月,廊坊市政府印发《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吹响了决战决胜旅游通航的冲锋号角。

大运河北运河段全长143公里,其中流经我省21.7公里,全部在香河域内,是河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核心区段之一,是孕育形成大运河文化的主要空间组成部分,河道遗址完整,景观风貌自然,文化特色鲜明,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点。牢记总书记嘱托,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谱写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香河篇章,是我们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是我们必须做好的时代答卷。

用奋斗担当时代新使命

香河坚持全面对标对表京津,积极主动对接顶级规划编制团队、桥闸工程设计团队、沿河景观设计团队,深化提升旅游通航规划,同步完善细化控制性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工程设计,倒排工期、划段分工、挂图作战,采取超常规举措,有力破解了土地、资金等方面制约,克服了工程交叉作业等诸多难题,高效推进“打造优美和谐的生态航道、建设多元融合的码头、改造碍航设施、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文化保护及旅游产业发展”五方面重点工程,实现了工程建设天天都有新进展、时时都有新变化。半年的昼夜奋战,180天的迎难而上,跑出了北运河旅游通航的“香河速度”。6月26日,北运河(廊坊段)和北运河(通州段)旅游通航仪式如期同时举行。

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工程严格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坚定生态文明理念,坚守生态环境底线思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奠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生态发展底色。启动实施了北运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展散乱污治理、河道清淤疏浚、河道岸线修复、生态湿地打造、水质提升和沿岸景观提升,极大改善了北运河及其沿岸的生态面貌。以堤防绿带建设为重点,实施了运河大道绿化、运河文化公园等多个运河沿线景观绿化工程,运河两岸遍植垂柳、海棠、碧桃、元宝枫、栾树、楸树等四季观赏植物数十种、六万余株,构建“大河景观面、贯通绿道线、缤纷十景园”的生态格局。如今的北运河(廊坊段),河畅水清、鱼翔鹭影、岸绿花浓,一条大水厚绿、鸥鹭翔集的运河生态廊道正展现出靓丽迷人的画卷。

用文化彰显大运河无限魅力

香河堪称“首都之门户,漕运之咽喉”。北运河舳舻相接、帆樯林立的千余年历史进程,同时孕育出了香河的中幡文化、武术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等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留下了以金门闸水工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灿烂的水文化遗产。香河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强化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提炼大运河文化价值,讲好大运河香河故事。组织县内专家学者成立了香河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着手对香河运河的历史、人文等资源进行系统的挖掘、研究和整理,先后编辑出版《话说北运河》《古运流香》等多部文史书籍;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节、运河文化研讨会、运河文化大讲堂等主题活动,开发制作了“香河大运河文化云名片”;深化大运河文化合作交流,加强与京津地区的研讨互动、情感沟通,多角度、多维度、多姿态展示香河运河历史文化的无限魅力。

用文旅融合激发发展新动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香河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京津冀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面树立“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树牢文旅融合的思想根基,明晰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面融合,打造“文旅香河”城市名片。按照“通航引领、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全域发展”的发展思路,依托“生态+”和“文旅+”的产业模式,全面创响“京畿首驿·如意香河”旅游品牌,加速融入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辐射带动作用,向北整合,呼应共建绿洲生态康养休闲板块;向西联动,盘活安平文创体验旅游板块;向东引流,助力香河城区科创旅游板块发展;向南延展,引领南部乡韵田园农业旅游板块发展。未来5-10年,将带动游客数量提升12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提升至60亿元,从而带动香河旅游跨越升级,助力香河经济社会高速、高质发展,实现旅游通航建设成果“惠民、利民、富民”。

2021年8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着力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古运生香地,启航正当时!香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激情满怀干事业,昂扬竞进当先锋”的奋斗姿态,做好北运河旅游通航文章,打造协同发展的典范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样板。展望未来,“京畿首驿·如意香河”必将成为“文旅香河”的金字招牌;全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绿色活力幸福城”的香河,也必将成为大运河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作者为中共香河县委书记)

2021-10-3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5776.html 1 让千载运河焕发崭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