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
国有企业深化党务公开,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坚持把党务公开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局,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推进、系统融合,有利于形成聚合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提高工作摆位。国有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放到新时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践中谋划推进。坚持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务公开的重要论述,与学懂弄通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融会贯通,领会核心要义,掌握实践要求,准确把握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程序,保证党务公开正确方向。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落实体系。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作为党务公开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带头做,负总责,把党务公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党建重点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指导推动、同步监督考核;逐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日常研究部署,常态化推进落实;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党群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将党务公开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范畴,与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统筹考核,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
把握关键环节,规范内容程序。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科学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坚持党务最重要、监督最必要、党员最期盼、群众最关心、公开最有效的原则,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梳理确定公开内容。围绕深化政治建设、疫情防控、巡视审计整改、体制机制改革、领导人员选用、党风廉政建设、重大民生措施等重点,细化企业党务公开目录,保证党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大限度拓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审核把关政治在前,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公开目录,对重大、敏感事项由党委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认真做好党务公开保密审查,确保既符合规定,又满足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实际需要。科学界定公开范围,探索实施分级分类分时公开,统筹各层级、各领域党务公开工作,确保常规性、阶段性、临时性和重大事项公开有序运行。
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公开渠道。党内事项公开与形势任务教育有机结合,除了召开会议、制发文件、编发简报等传统方式外,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依托局域网建设党务信息公开平台,综合运用OA办公平台、企业官网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实现立体式、全覆盖、点对点的精准公开效果。社会事项公开与对外宣传有机结合,积极主动与外界主流媒体打交道,策划专栏专题发布报道。加强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统筹衔接,共享平台资源,提升公开效果,推进公开向经营管理延伸、向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延伸、向基层车间班组延伸、向新建企业延伸,最大程度维护党员和职工群众知情权。
坚持统筹结合,增强工作实效。与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约束制度建设,助力源头遏制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违纪违法问题发生。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拓展企业民主管理渠道,探索党代表和劳模代表等列席党委会议、党内事务咨询、职工代表问询等党务公开新形式,不断拓展党员和职工群众参与党务公开渠道和形式。做好党务公开“后半篇文章”,对党务公开引起的重大舆情反应,及时监测反馈、正面引导、应急处置,牢牢掌控意识形态主动权,有效提升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水平和政治敏锐性。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