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及实现路径

□董西彩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并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

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的根本保障

国家统一关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实现繁荣发展的基础,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提高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意识,推动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紧密凝聚,在现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当中,只有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力阻挡各类分裂思想的侵蚀,坚定抗拒任何分裂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安全,实现国家持久安稳太平。

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是各族人民的生存支撑线,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有利于冲破民族界限,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熟知、信任与敬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方面达成团结一致,以加强各民族相互的交流合作为途径,可减少各民族间的隔阂与矛盾,形成多元聚合一体的格局,创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缔造有利形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学校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范畴,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分阶段、依梯度地开展相关教育,拟订专门的教材,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政策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里,以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样式,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社会宣传:采用各种媒体形式,诸如电视、广播媒体、纸质报纸、网络平台等,全面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作宣传片、公益广告制品、专题节目之类,宣传各族同胞团结友爱的故事及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气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们内心。

推动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强化情感上的认同

推动人口流动融居:推动各民族群众进行跨区域流动,在城市和社区创设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情形,通过营造多民族共住的社区,开展花样繁多的社区活动,推动各民族之间日常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彼此的认识和友好关系。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各类民族文化节、艺术展览、体育赛事等活动,为各民族搭建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倡导各民族彼此学习语言、艺术、技艺等,推动文化共享与聚合,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把中华文化拓展到世界,增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道。

加强经济合作:带动各民族地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带动产业对接及资源共享,采用建立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区、产业园区等办法,强化各民族在经济范畴的交流合作,收获互利双赢的局面,在经济合作的过程里,增进各民族彼此的经济联系与依赖关系,增进民族整体团结。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夯实物质基础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制订与完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办法,给民族地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培育特色产业:按照民族地区的资源状况和发展长处,推进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如发展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业、文化旅游业等项目,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实力,以特色产业的发展为途径,拉动民族地区经济上扬,增加各族群众的收入,改进生活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放,提升交通、通讯、能源等条件水平,促进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通沟通,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交往开放水平,切实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进程,让各族群众都可共享改革发展的果实。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维护社会稳定

完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备相关法律法规,为民族事务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明确民族事务治理的准则、内容及程序,对各民族行为进行规范,维系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严格执法司法:加大对民族法律法规执行监督力度,保证法律法规实现有效践行,依法打击所有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违法犯罪事端,维持社会平稳和民族团结,在执法司法工作推进过程里,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信仰。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向各族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有重大的价值旨归,关系到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民族的团结与社会和谐、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2025-10-23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81647.html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及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