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筑牢新时代民族脊梁

□刘晓莉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刻内涵和重大时代价值。本文深入剖析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阐述了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奋斗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并从教育引导、文化传承、实践养成等方面提出了筑牢新时代民族脊梁的具体路径,旨在推动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伟大抗战精神;新时代;民族脊梁;精神传承

引言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孕育并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记忆,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铸就的壮丽精神史诗,是中华民族坚韧脊梁的生动写照,其内涵丰富且深刻,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与未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核心。民族危亡之际,全体中华儿女摒弃分歧,共赴国难。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协同作战;广大爱国华侨踊跃捐款捐物,甚至回国参战;国际友人不顾危险,远渡重洋支援中国抗战。这种爱国情怀跨越地域、阶级与党派,将中华儿女紧密相连,汇聚成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令人动容。面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中国人民没有丝毫屈服。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直至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毅然跳下悬崖。他们以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用热血谱写英雄赞歌,展现出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支撑着抗战走向胜利。十四年抗战,困难重重,但中国人民始终坚信正义必胜,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最终迎来胜利曙光。这种信念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体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为实现民族复兴筑牢精神根基。

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

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绽放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于民族凝聚力而言,它是强大的黏合剂。在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凭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超越地域、阶级与党派差异,紧密团结在一起,铸就了全民族抗战的钢铁长城。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认同感与归属感。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深知自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民族合力,共同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它也是激发奋斗精神的强劲动力。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展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及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精神品质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在工作中不惧困难、勇于拼搏。无论是科技创新前沿的攻坚克难,还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砥砺奋进,抑或是社会建设各领域的默默耕耘,都能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筑牢新时代民族脊梁的路径

筑牢新时代民族脊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关键,需从多方面发力,让这一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引导是筑牢民族脊梁的根基。要将伟大抗战精神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教育内容与方式。对青少年,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实地参观抗战遗址等形式,让他们直观感受那段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在他们心中种下抗战精神的种子。对于党员干部,要把抗战精神纳入党性教育必修课,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提升其政治觉悟与担当意识,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社会风尚。

实践养成是筑牢民族脊梁的关键。引导人们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工作中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积极创新进取。鼓励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在国家面临重大困难时,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诠释伟大抗战精神,让民族脊梁在新时代更加坚挺有力。

结论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丰碑,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筑牢民族脊梁,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教育引导、传承文化基因、注重实践养成等途径,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刘小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共绘民族团结新篇[N].新华每日电讯,2025-09-15(002).

[2]本报评论员.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磅礴奋进力量[N].商丘日报,2025-09-15(001).

[3]赵丽,李霆钧.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银幕讴歌时代强音凝聚奋进力量[N].中国电影报,2025-09-10(002).

(作者单位:中共景县县委党校)

2025-09-3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80654.html 1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筑牢新时代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