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

村级视角下激活河北乡村 内生动力的实践路径探析

□祝勇虎

驻村工作直面乡村发展的最前沿,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的重任。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充分释放村庄自身的发展潜能,实现由外力驱动向自主发展的深刻转变,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一线实践,笔者认为激活村级内生动力,需精准发力于资源转化、主体培育、治理优化三大核心环节,构建可持续的发展闭环。

精准盘活“沉睡资源”,夯实村庄发展根基

村庄蕴藏着独特的发展禀赋,关键在于科学识别、有效确权、市场赋能、多元联结,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动能。

深度梳理与价值重估。系统盘点村庄的特色物产(如赵县梨果、迁西板栗的特定品种/品质)、独特技艺(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的在地传承)、生态文化资源(古村落格局、特色地貌、红色遗迹、民俗活动)、闲置资产(如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及区位潜力。组织专业力量(如联合高校、设计机构)参与评估,充分挖掘其多维价值。例如,平山县某村依托临近西柏坡的区位优势和山场资源,精准定位发展红色研学与生态康养,盘活了闲置农房和山林。

创新资源转化模式。直接经营:对村集体掌控性强的资源,探索通过自主经营(特色种养、乡村民宿、小型加工)或租赁获取稳定收益。

合作开发:探索引入社会资本、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资源入股+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等模式,共享收益,分散风险,注重保障村集体权益和村民参与。

品牌化运作:对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或自有商标,统一标准、提升品质、拓展渠道(对接河北特色产业带、电商平台、文旅节庆),提升市场竞争力。

服务性收益:发展土地托管、农机服务、劳务输出等居间服务,拓宽集体收入来源。

聚焦培育“关键主体”,点燃村庄发展引擎

村民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需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强化能力、搭建平台、完善激励,有效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强村级组织“主心骨”

头雁引领:持续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在产业发展、市场运营、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支持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能人回引与作用发挥: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创造条件引导本村在外优秀人才(企业家、技术骨干、退休干部、大学生等)带技术、带理念、带资源返乡,参与家乡建设。

激活本土人才“生力军”

新农人培育: 重点加强对有潜力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电商带头人的扶持。提供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如对接省农科院、河北农大专家)、金融支持和市场信息对接。如阜平县在驻村工作队支持下,培育了一批熟练掌握新营销方式的“新农人”,有效促进了特色农产品价值实现。

普惠性技能提升:面向广大村民,特别是留守劳动力群体,结合村庄发展需求,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如家政、民宿服务、特色种养、基础电商),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

构建共建共享“强纽带”

完善参与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推广灵活有效的基层协商形式(如村民议事会、院落协商),保障村民在村庄重要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强化利益联结:在产业发展中,设计并落实能使村民广泛受益、特别是惠及相对困难群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务工就业、订单生产、资产入股、收益分红),增强发展的包容性。

着力优化“治理生态”,保障村庄发展可持续

健康稳定的治理环境是内生动力的孵化器和稳定器。重点在于规范运行、壮大集体、数字赋能、服务托底。

深化阳光治理与公信力建设书

严格执行河北省“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村级事务运行。利用多种渠道(村务公开栏、微信群、“阳光村务”平台)深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监督。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立足实际,发展资源经济、服务经济、合作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健全科学分配机制:明确集体收益用于滚动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改善、养老助幼等)和惠及村民的比例,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机制。

推进数字赋能提质增效

提升治理效能:运用数字化工具优化村级事务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助力产业发展:推广应用智慧农业技术,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数字工具加强品牌建设和客户管理。增强服务可及性:推动“冀时办”等政务服务向村级延伸。加强村民数字技能普及,提升数字应用能力。

持续改善发展环境

积极协调资源,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道路、饮水、通讯等)和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养老等),为村庄发展和人才扎根创造更好条件。

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一项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系统工程。作为驻村干部,我们的角色应是政策落地的推动者、资源整合的协调者、能力提升的培训者、规范运行的监督者。唯有紧紧抓住“资源转化”“主体激活”“治理优化”这三个关键支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才能有效激发河北万千村庄蕴藏的内在活力,使其真正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坚实主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筑牢最广泛最深厚的根基。这既是驻村工作的核心使命,也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5-08-2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8243.html 1 村级视角下激活河北乡村 内生动力的实践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