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

□张丹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强调教育应当面向全社会成员,保障每个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力,这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高度契合。基于此,文章简要概述乡村振兴与城乡义务一体化的内在关联,深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相关问题,期望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乡村振兴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在关联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而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城乡义务一体化教育能够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使乡村的孩子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后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或投身乡村建设奠定基础。只有让乡村的孩子接受与城市同等质量的教育,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落后,人才流失的困境。

乡村振兴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创造条件

当下,随着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让乡村更具吸引力,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流失等问题,让更多有着教育理念的人愿意扎根乡村。同时,乡村振兴过程中,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追求,也会推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对城乡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核心内涵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获得发展的机会。其强调教育的阶段性与历史性,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消除因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城乡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城市凭借经济、区位等优势,掌握着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反观,乡村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公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中“平等享有教育资源”的原则相悖,也影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城乡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打破资源的分配壁垒,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提高认知水平,树立城乡义务整体发展理念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要任务是提升认知水平,树立整体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从根本上认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不能将其等同于城乡教育同一化、同等化或资源平均分配。城乡学校完全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各自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并不相同,实施教育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基于教育供求实际,统筹规划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学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合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办学手段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同时,需摒弃“重城轻农”的错误观念,正视城乡教育结构差距。政府应制定补偿性教育优惠政策,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财政投入,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有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从思想和行动上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举措。从优势学校的数量来看,大地方财政投入,设立教育专项经费并定期拨付,用于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设。一是按照城镇示范学校标准升级改造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创设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生的寄宿生活和学习条件,创建更为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

同时,要加强偏远乡村地区的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建设,可在农村为学生创建农村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此外,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村校园网络建设,对接城市内优质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农村课程资源和教学服务质量,改善乡村教育的条件。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城乡师资力量

城乡地区与农村地区教师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乡村振兴背景下,各个地方政府都应重视乡村教育工作,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城乡师资力量,以推动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一是应当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发展需求,扩大教师的招纳渠道,除常规的招聘方式外,可以鼓励优秀的城镇教师向农村流动,吸引对农村教育充满热爱的教育工作者任教。同时,可放宽农村教师编制的限制,并提供相应的招聘优惠政策,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知识分子等群体参加农村教育事业;二是应当结合新时代义务教育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同时,应当促进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组织城乡教师共同参与培训、外出交流学习等活动,使城乡教师具备同等的发展机会,促进城乡教师群体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教育公平、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不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本文系高校哲社《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视域下新时期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0587]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

2025-08-2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8234.html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