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

“知行合一”视角下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吕书芳

本研究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领域展开深入探究,着力构建提升教学成效的实践路径。研究采用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系统提出四维策略体系:一是明确阶梯式教学目标,二是重构模块化课程框架,三是创设情境化教学模式,四是完善实践教学链条。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的具象化呈现,旨在培育掌握美术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幼教人才,为优化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体系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范本。​

关键词:知行合一;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教师美育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学生艺术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教学存在明显问题:学生虽掌握丰富美术理论,却难以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知行合一”理念倡导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为改善这一现状指明了方向。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可有效提升学生教学应用能力,培养更符合学前教育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探索“知行合一”指导下的美术教学策略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明确教学目标,融合知行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指引,在“知行合一”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目标应明确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具体而言,既要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绘画技巧、手工制作方法等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1]。​

例如,在水彩画教学单元中,教学目标不仅设定为让学生掌握水彩画的色彩调配、晕染技法等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水彩画教学活动方案,并在模拟课堂中进行实践教学。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该单元教学后,组织学生开展“幼儿水彩画教学模拟竞赛”,学生运用所学的水彩画知识,设计出如“神奇的彩虹树”“会变魔法的水精灵”等充满童趣且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案,并通过模拟教学展示了良好的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了知行目标的融合。​

优化课程设计,构建知行体系​

合理的课程设计是实现“知行合一”教学的关键。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分离的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例如,在儿童画创作课程中,先讲解儿童画的构图原理、色彩搭配等理论知识,紧接着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进行儿童画创作,并要求创作主题围绕幼儿生活场景,如“幼儿园的一天”“我的好朋友”等。​

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可增加综合性实践课程模块。以手工制作课程为例,除了常规的手工技法教学,设置“幼儿园节日环境创设”综合性项目。学生需要运用剪纸、折纸、黏土塑形等多种手工技能,结合节日主题,为幼儿园教室设计并制作装饰作品。在某幼儿园实习基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幼儿园的中秋节活动设计并制作了以“嫦娥奔月”为主题的大型立体墙面装饰,从设计构思到材料选择,再到制作安装,学生全程参与,充分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知行转化​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学前教育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模拟幼儿园美术活动课堂,将学生分组扮演幼儿教师和幼儿,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活动。“教师”运用讲解、提问、引导讨论等方法,带领“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分析作品的色彩、造型、情感表达等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也锻炼了教学实践能力[2]。​

项目式教学法同样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引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如与当地幼儿园合作,开展“幼儿美术教材插画绘制”项目。学生根据幼儿园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插画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幼儿的审美特点、教材主题要求等因素,运用绘画技巧完成插画作品。通过参与该项目,学生将美术专业知识与幼儿教育需求相结合,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

强化实践环节,巩固知行成果​

实践是连接理论与教学的关键纽带,强化实践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行能力的融合发展。高校应着力构建|“校-园”协同育人机制,与优质幼儿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稳定的校外实践平台。在实习环节中,学生深度参与幼儿园美术教学全流程,从课程设计、教具制作到课堂组织,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例如,某实习生在幼儿园开展“环保艺术课”时,巧妙运用课堂所学的废旧材料创意技法,指导幼儿利用纸板、瓶盖等生活物品制作创意画作和手工艺品,在真实教学情境中检验并提升了教学组织能力。

同时,应拓展多元化实践渠道,鼓励学生参与高层次专业竞赛与社会服务。通过组织参加“全国幼儿美育创新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幼儿美术教育热点问题开展教学方案设计,在备赛过程中深化理论研究,探索游戏化、情境化等创新教学模式。此外,可定期开展社区公益美术课堂,让学生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提供免费艺术教育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强化专业使命感,深化对“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理解,培养既有理论素养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幼教人才[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等策略,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该模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将美术基础理论、艺术素养培育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割裂的问题。实践表明,该教学策略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创新能力及课堂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需求的复合型师资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联动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持续优化“知行合一”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金山.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策略[J].镇江高专学报,2025,38(03):107-111.

[2]丁苑.“知行合一”理论关照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23,(27):138-140.

[3]张晓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三维四元,知行合一”混合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2):44-46.

(作者单位: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5-07-04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5528.html 1 “知行合一”视角下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