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以人工智能提升河北乡村文创产业竞争力

□彭飞

人工智能技术为河北省乡村文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通过人工智能在产品设计创新、生产链条优化、市场营销推广等环节的深度赋能,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文创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产业效益,进而推动乡村经济、文化、人才的全面振兴

当前,数字经济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村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北省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空前的发展潜能。但从当前的开发现状来看,河北省乡村文创产品无论从形式创新还是市场推广上来讲,普遍存在着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近期各AI开源平台的井喷式爆发,无疑为乡村文创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推广等环节扩展了无限的释放空间,进而通过提升河北乡村文创产业竞争力,打造出河北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河北省乡村文创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效建立农村文化四级保护体系以来,全国农村非遗的开发得到快速发展,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后,文化自信的强烈感召更让农村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空前的发展规模和市场空间。河北省乡村文创产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以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地方特产等为核心的多元发展格局。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省乡村文创企业近万家,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近20万人,年产值近百亿元。例如邯郸永年剪纸、张家口蔚县剪纸、衡水武强内画等传统工艺通过文创化转型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正定古城、保定白洋淀等旅游景区开发的文创产品受到了前来旅游观光客人的广泛青睐。

然而,在看到河北省乡村文创发展取得的系列成绩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当前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其具体表现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的文创产品形态如出一辙;创新设计能力不足,自我设计研发的主导能力还比较弱;市场竞争力较弱,市场推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而造成这些挑战的原因,多为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难以承担高昂的设计研发成本;营销渠道单一,主要依赖线下销售和景区代销,难以触达更广阔的消费群体。产品创新周期基本在3—5年,明显高于文创产品的更新周期。此外,专业人才匮乏、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反映出河北省乡村文创产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提升乡村文创产品市场价值的路径

首先,在产品的创新设计环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效率和创意层次。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传统文化元素和现有设计案例的分析,可以生成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满足现代审美的创新设计方案。比如,我们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学习导入河北剪纸、年画等传统艺术的构图规律和表现手法,之后按照现代审美的生成指令,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图案。当然,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系统还能依据用户偏好和市场需求,在设计选项上进行多样化尝试,从而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

其次,在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生产。比如,我们利用成熟的3D打印技术与人工智能设计相结合,能够实现复杂传统工艺的规模化定制。还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实现产品质量自动化检测,在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上实现大幅度提升。同样,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还能优化生产流程,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张家口某知名陶瓷企业将传统生产线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其生产效率提升近40%,次品率下降了60%以上,传统工艺向现代智能的转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再次,在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乡村文创产品开辟精准营销新渠道。我们可利用用户画像智能推荐系统,将产品精准推送给潜在消费者。现有的人工智能(如DeepSeek)等系统能够生成高质量的产品描述和营销文案,进而降低内容制作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消费者无论身处何方,只要能被产品的推送信息所吸引,就能够让其身临其境在线体验产品制作过程,触发购买的冲动。

人工智能推动河北省乡村振兴的动能形成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文创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动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在经济振兴层面,人工智能能够提高文创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直接拉升农民的个人收入和集体收益。同时文创产业链条的延伸还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在文化振兴层面,人工智能能够助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创造性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通过数据库的形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将传统文化包装成新时代多元人群需求的产品形式,让传统文化因素不断焕发新生,长久流传。在人才振兴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让更多的人融入文创产业发展之中,新型职业农民人群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人工智能设计平台让普通农民的设计思考也能快速具象,培训系统提供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也能够扩大乡村人才培养规模。

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为河北省乡村文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通过人工智能在产品设计创新、生产链条优化、市场营销推广等环节的深度赋能,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文创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产业效益,进而推动乡村经济、文化、人才的全面振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河北省乡村文创产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人工智能在乡村文创领域的赋能发展同样面临技术门槛、数据隐私、文化失真等诸多挑战。这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构建良好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

2025-05-1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2516.html 1 以人工智能提升河北乡村文创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