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壮
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事关国家未来,事关民族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重点针对青少年等群体,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
学校作为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主阵地,应组织青少年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毒品预防知识,帮助他们筑牢“不敢碰、不能碰、不想碰”的坚实防线,引导青少年学生扛起社会责任,做防毒拒毒的宣传者、践行者。
深化学习
让青少年学生将毒品预防知识内化于心
学习是基础,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深入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为什么要学?许多人认为毒品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则不然。尤其在当前新型毒品发展蔓延的形势下,有些毒品伪装成零食、饮料等让我们难以分辨。一些青少年好奇心、虚荣心、攀比心强,盲目地将吸毒看作胆大、时尚、酷,没有抵制住毒品的诱惑,掉进了毒窟,毁掉了人生。学习毒品预防知识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学生个人、家人以及亲朋好友等远离毒品侵害。只有让青少年学生懂得了学习禁毒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力,为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学什么?一是学习毒品常见种类。毒品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以鸦片、海洛因等为主,而新型毒品则是以化学合成为主,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网红减肥药”“开心水”“跳跳糖”……这些毒品外表精美、色彩鲜艳,号称有减肥、消除烦恼等功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伪装性和迷惑性。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新型毒品的诱惑,深陷其中。加强对毒品预防知识的学习,让青少年学生认清毒品的真实面目,才能有效地提升青少年防范抵御新型毒品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为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先后制定了《禁毒法》《戒毒条例》等,只有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青少年学生才能知道染指毒品再小的量都构成犯罪,使他们心存敬畏,不敢碰。三是学习毒品产生的危害。吸毒以后,个人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一种依赖,沦为毒品的奴隶,慢慢地就会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和能力,为了获得毒品,不顾一切。吸食毒品不仅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传播疾病,还会祸害家庭,甚至危害社会。
怎么学?学校要将毒品预防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当中,有效地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网站、禁毒基地等载体,全面深入地推进毒品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坚持常态化和长效化教育,开展“十二个一”活动贯穿全年,每月一次活动不重样。上一堂生动形象的教育课、办一场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开一次活泼难忘的主题班会、出一期内容丰富的黑板报、组织一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竞赛、观看一部催人警醒的教育影片、举办一台寓教于乐的科普晚会、参观一个特色鲜明的教育基地,组织一次最具意义的实践活动……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一体化推进,切实做到毒品预防知识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增强学生拒腐防毒意识,确保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有效落实。
勇于实践
让青少年学生将毒品预防知识外化于行
践行是关键,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大量的毒品预防知识后,对毒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禁毒工作之中,扛起社会责任,做防毒拒毒的宣传者、践行者。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要守住拒毒防毒的底线,做一个坚决不触碰毒品的人。一是坚定理想信念。青少年学生要从思想上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立大志,努力拼搏进取。当遇到烦恼、困惑、挫折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正确处理问题,坚决不能放纵自己,沾染毒品,以毒解忧。二是严格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青少年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远离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摒弃腐朽生活方式,保持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自觉远离娱乐场所,不寻求刺激。青少年学生要坚决做到不去网吧、酒吧、KTV、舞厅、夜总会等复杂场所,这些场所往往是“黄赌毒”的温床,一旦踏入,不小心被坏人坑骗,吸了毒,就会掉入万丈深渊。四是慎重交友。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面对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青少年学生要学会分辨,要结交益友、诤友,远离损友,尽量不通过QQ、微信、抖音等方式交陌生朋友,防止被所谓的“朋友”引诱、教唆吸食毒品。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要广泛开展宣传,做一个营造拒毒防毒良好社会氛围的人。一方面将学到的禁毒知识讲给亲人、朋友以及身边的人听;一方面积极参加禁毒志愿者实践活动,如到社区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等,为构建无毒社会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要善于发现苗头,及时劝阻,做一个保护家人和他人的人。青少年学生如发现家人、亲朋好友有不良嗜好,要积极劝阻,有吸毒的劝其自动接受戒毒,以自身正能量带动身边所有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若发现有吸毒、贩毒等行为的可疑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向公安机关报告,帮助铲除社会毒瘤。
(作者单位:衡水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