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

金融服务视角下小微外贸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突围路径

□李继超

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数量规模与区域分布特征

截至2024年末,我国外贸小微企业总数达289万户,在我国外贸企业总量中占比高达87%,已然成为我国外贸领域的重要力量。从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长三角地区位居首位,该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小微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珠三角地区凭借其开放的经济政策、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和靠近港澳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贸小微企业在此扎根。京津冀地区,以北京为核心,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在高新技术产品、文化产品等领域的外贸小微企业发展迅速。

二、行业结构与外贸贡献度

在行业结构方面,机电产品、轻工日用品、农产品构成了小微外贸企业的主体。其中,机电产品占比42%,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小微外贸企业在机电产品领域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轻工日用品占比31%,这类产品具有生活必需品属性,市场需求稳定,我国小微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多样化的产品设计,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农产品占比14%,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坚实基础,部分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青睐。新能源、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占比虽目前仅为13%,但增长势头强劲,代表着小微外贸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5年外贸形势与核心困境

一、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典型表现

在2025年,全球贸易摩擦呈现出升级态势,对小微外贸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美欧强化“原产地认证+碳关税”双轨审查,这使得中小企业合规成本大幅提升30%以上。

金融制裁方面,SWIFT系统间接管制扩大,许多外贸企业遭遇跨境结算延迟。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还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一些小微企业由于无法及时收到货款,导致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的风险。

二、融资约束的多维度显性化

融资约束在多个维度显性化,给小微外贸企业带来了沉重负担。在成本约束方面,过高的融资成本使得小微企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许多企业甚至陷入亏损状态。渠道约束方面,非银渠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但往往伴随着更高的利率和风险。期限错配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使得企业在资金使用上存在困难,难以满足长期项目的资金需求。

三、风险敞口的结构性扩张

汇率风险方面,人民币双向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套期保值工具使用率较低。这意味着小微企业在面对汇率波动时,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容易遭受汇兑损失。合规风险上,欧盟CBAM机制导致额外成本增加,小微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满足欧盟的环保标准和碳排放标准,这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应对路径的多维构建

一、融资成本压降与金融工具适配

为了降低融资成本,需要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定向再贷款工具应向外贸领域倾斜,为外贸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建立“外贸专项再贴现”通道,将票据贴现利率压减,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担保体系重构与跨境金融创新

担保体系重构方面,建立“政策性担保(40%)+商业保险(30%)+供应链反担保(30%)”风险分担模型,通过多方合作,降低担保风险,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在跨境金融创新方面,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允许小微外贸企业发行集合债,降低规模门槛,为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广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便利汇率风险自然对冲,帮助小微企业降低汇率风险。

三、政策性风险对冲与补贴效能提升

为了对冲风险,应扩大短期出口信保“统保平台”覆盖面至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下企业,为更多的小微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在补贴效能提升方面,建立“外贸补贴智能匹配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政策与企业画像自动对接,提高补贴的精准度和效率。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制度层面

推动《外贸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条例》立法,明确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各方在促进外贸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权责,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政策环境。

二、操作层面

建立“央行-银行-信保”三方协同平台,实现融资与风控数据共享。央行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服务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信保机构的风险评估数据,降低信贷风险,提高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意愿。信保机构可以通过与央行和银行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

三、技术层面

开发跨境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覆盖订单、物流、资金全链路。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提高跨境贸易金融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综上,小微外贸企业在我国外贸领域作用关键,但面临贸易摩擦、融资难、风险大等困境。通过多维应对路径构建,从制度、操作、技术层面发力,有望帮助其突围,促进我国外贸行业稳健发展,在全球贸易中持续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报告[R].北京,2025.

[2]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小微企业出口风险白皮书(2024-2025)[Z].2025.

[3]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数字金融赋能外贸小微融资的浙江实践[J].金融发展研究,2025(3):45-51.

(作者单位: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河北 石家庄050000)

2025-05-0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2186.html 1 金融服务视角下小微外贸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突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