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

基于数智时代的 城市公园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李莹雪 崔耘硕 任昭君

随着《城市公园管理办法》修订与完善,信息化建设成为城市公园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管理必须坚持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路线,既要解决现阶段监管、反馈与信息壁垒等层面的焦点问题,又要发挥倾斜摄影、实景建模、GIS、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以此打造城市公园数字化管理新范式。本文即以滨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阐释其城市公园管理问题,提出基于数智时代的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优化路径,实现“一网统管”三端互通的改造目标。

关键词:数智时代;城市公园管理;滨州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数智化赋能城市公园管理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数智化城市公园管理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公园的服务功能与价值,而且可以加强与广大居民的交互与反馈,进而打造符合居民需求,彰显城市特色文化,利于居民幸福感与舒适感发展的公园生态环境。

境遇脉络: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问题分析

一、城市公园监管问题

第一,在数智化改革前,滨州市城市公园一直采取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而人工巡查管理工作效率低,需要依赖电话调度与书面汇报推进工作流程,不仅受到人力资源、天气气候、地形情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而且难以掌握实时管理动态,从而导致滨州市城市公园监管质量差、范围小、影响不佳。

第二,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还存在着管理标准与执行偏差的现实问题。一方面人工考核的机制呈碎片化状态,难以形成高质量的评价、引导与激励效果;另一方面外包合作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不足,导致公园养护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公园已经出现了设施老化、绿化养护不到位等问题,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二、管理意见反馈问题

第一,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缺乏高效的市民意见反馈途径与平台。多数市民通过12345热线或其他途径进行反馈,但反馈信息整合效率低,甚至涉及多部门协调,导致意见反馈处理周期长。同时,其传统意见反馈模式缺乏实时互动机制,无法直接反馈与回应市民提出的增设监控、安装挡杆等管理需求。

第二,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未能发挥数据驱动决策的支持作用。比如收集意见后缺乏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工具,无法快速准确定位问题信息,也无法精准判断需求解决的优先级,进而导致处理结果回馈慢、不透明,无法形成动态优化机制。

三、管理信息壁垒问题

第一,城市公园管理信息存在部门间数据孤岛问题。比如园林部、城管部、环保部以及相关合作企业之间缺乏数据互通共享平台。比如绿化养护计划与环卫保洁信息分离,导致无法实时协同管理。

第二,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还存在公众信息透明度低的问题。比如公园活动、设施维护等信息发布渠道单一甚至滞后,导致市民无法第一时间广泛获取相关信息。

战略解码:基于数智时代的

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路径优化

一、打造“无人机+数字建模”的生态数字空间

针对传统城市公园管理中的监管困境,滨州市提出打造“无人机+数字建模”的生态数字空间的解决方案。

第一,运用无人机巡检与三维建模技术,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定期对城市公园开展全方位测量、捕捉工作,并利用实景建模工具将摄影数据搭建为高分辨率的城市公园数字空间场景,从而实施监测绿化覆盖率、公园设施状态等因素。

第二,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与大模型算法,搭配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构建公园生态环境智能化检测系统,以此自动检测公园垃圾堆积、违规停车、植被病虫害等问题,全方位了解公园的地形地貌与植被情况,并精准分配与调度管理资源,为日常管理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搭建数字孪生平台,整合无人机数据与物联网传感器数据,以此构建城市公园数字孪生底座,实时检测公园水质、温度、湿度、空气指数等环境质量动态。

二、构建“GIS技术+落图赋码”的数智管理机制

针对城市公园管理缺乏信息反馈交互的问题,滨州市提出“GIS技术+落图赋码”的数智管理机制。

第一,依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开辟公园意见反馈服务模块。一方面利用数字空间场景与GIS技术手段,建立“落图+赋码”体系,引导市民通过公园区域划分、标识码等信息进行精准反馈。另一方面则要打通市政工程数据关联,比如可以将建筑单体编码与市政设施联动。

第二,建立网格化管理与责任到人机制,将城市公园管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区片,并根据GIS地图分配管理责任人。

三、建设“真响应+互通平台”的智能服务体系

针对城市公园管理中的信息壁垒问题,滨州市提出建设“真响应+互通平台”的智能服务体系。

第一,建立多端互通数据共享与跨部门协作平台与城市管理数据中心,以此推动环卫、城管、交通、社区等各个部门的深度协作与信息共享。

第二,建立一站式多功能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城市公园活动预约、地址导航、信息投诉、活动报名等功能,并通过App、小程序、网页、公众号等多端口提供服务。还可以引入智能客服与语音助手提供24小时服务。

第三,开展公众参与激励活动,通过市民园长制度与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市民主动通过平台上报问题或参与清洁日公益活动等,创设城市公园文化与品牌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管理正在向数智化发展转型升级,城市相关部门应遵循发展规律,倾听民众需求,坚持科技赋能,以此不断提升城市公园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为广大市民创建美好、便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都芃.城市公园充满“科技范儿”[N].科技日报,2024-12-19(007).

[2]梁超.智慧公园:游园赏景边看边听边互动[N].青岛日报,2024-09-03(002).

[3]许燕媛.智慧体育公园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24.

[4]张舒.海绵城市与公园绿地的智能化设计与管理[J].石材,2024,(08):38-40.

[5]许燕媛.智慧体育公园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24.

[项目来源:数智时代背景下滨州市城市公园管理路径优化研究,2025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课题编号25-SKGH-108]

(作者单位:李莹雪,任昭君,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 滨州256600;崔耘硕,滨州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山东 滨州256600)

2025-05-0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2185.html 1 基于数智时代的 城市公园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