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飞飞
融合教育是当前阶段特殊儿童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为所有儿童提供一个平等、共融的教育环境。这一理念能够促进特殊儿童有效适应正常的教学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已经进入了普通学校,为了保证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融合教育的视野下,随班就读这一教学方式也逐渐受到了普通教师的重视,它能够促进儿童有效适应正常的教学环境。
一、了解儿童需求,制订随班就读教学计划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可以使他们在普通的学习环境下了解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需要在前期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氛围,从而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制定出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教学计划,同时要关注到特殊儿童在参与活动时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办法,从而帮助他们更加适应随班就读的学习环境。最后,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准备环节中,教师还需要对每一个参加随班就读活动的特殊儿童群体进行综合能力测评,同时也要照顾到其他普通学生的学习进度,从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调整,保证后续教学任务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兼顾教学目标,在引领特殊儿童参与到随班就读活动中时,要明确自身开设教学活动的目标,从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入手,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促进他们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推动融合教育,丰富特殊儿童教学方法
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方面首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包容性的教育环境,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学习机会为主要目的,使他们能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将室内的布局进行调整,根据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来灵活添加无障碍设施和一些相关的辅助技术,为他们布置出一个更加安全且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这一环境还可以为他们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充足的场地。另一方面,教师在融合教育模式下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多种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技巧,结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来根据学生实际产生的学习需求来调整对应的教学内容。比如,在面对有语言障碍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的形式来辅助进行交流沟通。另外,在开展融合教育时,教师可以更加重视同龄人之间的学习作用力和支持力,采用同伴辅导教学的方式,推动合作学习项目的展开,从而使普通学生和特殊儿童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这种同伴之间互相支持的形式能够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集体环境中,并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促进普通学生提高对于具有独特性的学生的尊重,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推动家校社合作,开展全社会共同育人
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程度都会对儿童的教育成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融合教育的视角下,家长和学校之间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渠道,使学校能够了解家庭对于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期望,为后续的教学安排提供一些方向,而家长也可以通过向学校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更加直接地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以此为基础提高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紧密性,帮助他们进一步拥有掌握生活的勇气。同时,社会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合起来,为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比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自身的课程安排来组织相关的社区活动中心、公益组织等,为特殊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以此来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出新时代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建立一个能够支持家校社三方进行合作的在线教育平台,推动三方实时信息传递,方便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保证三方对于学生培养的一致性。同时学校也可以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的教育政策进行整合并发布在教学平台上,为家庭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结论
在融合教育的引导下,不仅能够让特殊儿童体会到普通学校的教学形式,还可以通过融合教育使他们能够有机会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以此来使他们真正学到社会和人文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有效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教授给他们依靠自身也能够生存的技能,最大程度上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本文系石家庄市教育规划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2021454)、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Z2023059)]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
编辑邮箱:abcd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