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静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与加速推进,消费已逐渐崛起为驱动经济前行的核心基石,其地位愈发举足轻重。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累计达82.5%,其中,乡村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尤为突出,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的价值探寻
激活农村消费活力,意味着要深入挖掘农村市场的内在潜力,通过创新消费模式、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供给,让农民群众在享受现代化消费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这要求在政策制定、市场开拓、服务优化等多个层面下功夫,确保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释放农村消费需求,关键在于消除制约农村消费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有保障的消费环境,从而激发其消费热情,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农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
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影响着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支付能力,因此这一因素在农村消费水平中产生根本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共同构成。同时,政府部门针对农村地区所制定的扶持与补贴政策同样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社会保障。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居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农村居民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居民对疾病、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从而有效强化其消费信心,促使其产生更强的消费意愿与更多的消费行为,让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得以有效释放。
消费观念。农村居民具有的消费观念与社会文化及其收入水平具有紧密关系。例如,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在这一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农村居民所具有的消费观念呈现出相对保守的特征,其中重储蓄轻消费是这种特征的重要体现。而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也存在着欠缺理性的消费风气,攀比现象与消极消费等问题客观存在。同时,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新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也对农村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
消费供给。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展现出旺盛的需求。同时,农村居民所具有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农村地区消费供给明显不足,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消费供给不足问题对农村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部分地区仍旧存在着电子商务与物流体系发展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现象。
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的策略体系
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敢于消费的基础与前提。政府部门有必要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适应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的支农惠农政策,立足当地农业发展具有的基础优势,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与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品。盘活农村居民闲置宅基地以及村集体闲置资产,通过培育闲置资源利用主体,优化闲置资源利用机制,有效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政府部门与各类主体需要立足区域实际,合理规划产业兴旺发展路径。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缓解农村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情绪。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各地方政府还有必要立足地方实际,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指导办法和意见,促使地方法规体系能够通过呈现出更高的适应性来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二是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拓展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围绕各地对新农合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农村社会专项救助等工作,强化财政支持力度,适当提升补助标准。
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过程。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一方面要改变农村居民重储蓄轻消费的意识,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农村居民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促使农村居民能够做到合理消费。政府部门、大众媒体等需要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盲目跟风、过度消费的风气,在引导农村居民改变重储蓄轻消费意识的基础上,各方主体还应当倡导理性的消费观。
改善农村地区消费环境。农村地区消费环境对居民消费意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对农村地区消费环境进行改善的过程中,需要将电商消费环境的优化以及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强化作为重点,从而适应电商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农村居民电商消费需求,保护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升农村居民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
强化消费刺激政策供给。因地制宜制定消费刺激政策对于提升农村消费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降低农村消费成本。政府部门有必要完善政策供给,在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物流产业的基础上构建起通畅的城乡商品双向流通通道,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二是完善农村商业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消费场所和场景,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优化农村居民消费体验。
【本文为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度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领域研究课题《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的思考与建议》(FGJY-2024-05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