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基于“双减”政策的 基础教育创新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郭柯馨 李佳良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有关政策,正式推行双减。具体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尤其要减轻作业数量,避免不必要的校外培训。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信息化建设、立德树人规划方面也有部署。相信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我国能够实现综合施策,助推基础教育革新与高质量发展。

基于“双减”政策的基础教育创新改革困境

一、对“双减”政策的误读和曲解

如今,对于“双减”政策还存在诸多认识不清、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也导致双减引领的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建设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是基础教育治理价值取向偏高,导致教育初心愈加偏离,短视的教育价值观念始终与发展人、培养人无法平衡;而且在长期积累下,已经形成了严肃、紧张的教育氛围,“鸡娃”一词的出现和频繁热聊,显现出基础教育的异化,实则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极其不利。以“双减”政策优化教育环境,并非延续传统,也并非对青少年教育的完全放松,而是今后要倡导和执行的教育策略。

二、“双减”政策执行中的异化变相

“双减”政策的实际执行中,也存在诸多遗漏和错误行为。不仅有学校对于《意见》中的保证课后服务时间“糊弄轻视”,而忽略学生的真实学习和实践需求,还有打着线上教育的幌子,实际加重培训负担,而不严加管束造成孩子视力下降、“小胖墩”现象等层出不穷,也与原本基础教育要培养人和发展人的初衷相悖。也就是说,“双减”政策的认识与执行中均存在诸多问题。还有校外培训方面由于产业发展、经济利益的影响,存在监管不力、杂乱无章等问题,需要我们做出深刻反思。

基于“双减”政策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在“双减”政策引领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围绕课后服务进行系统规划。建设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体系,首先调整内容供给与执行方式,制定服务菜单,统筹课后活动育人资源,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推进“五育”融合,借中小学课后服务,推进区域化共同体建设,逐步扩大体系规模,丰富课程与资源供给,形成红色文化、书法篆刻、国画戏曲等的系列活动,在课后服务中以传统文化或者其他主题,教育青少年儿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学习习惯。亦可引入第三方机构部门,发挥其非营利性、公益性作用,开展课后服务,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共同监管,扩大课后服务体系与规模,使其趋于多元化、趣味化,带给学生更多新奇体验。以此一方面服务好青少年学生,既落实双减,又培育扶持教育中介组织;另一方面为教育管理部门转型提供契机,利于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建、共治和共赢。最终实现多方力量支持“双减”政策下的基础教育创新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治理架构,将共同推进基础教育创新改革、全面发展。

二、建构现代基础教育治理体系

建构现代基础教育治理体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基于“双减”政策,做好基础教育办评分离工作。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双减政策的实施要点、注意事项,统筹各部门共同参与、联合行动,将“双减”落实到基础教育的各个细节之中,提高各类课程、活动的育人水平。尤其是近年来利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必须有效融入基础教育中,赋能“双减”落地。另一方面要对所有工作程序进行严格管理,要求专门负责人、工作部门做好监督工作。仍然是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形成在线数据监测和统计、设立红线区域,强化过程性监督、阶段性评价,为“双减”的落实提供技术保障。当然,为避免对于教师的压力过大,也要采取弹性工作管理办法,提高他们依据双减要求变革基础教育模式的积极性,也增强“双减”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二是基于“双减”政策,形成大中小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区域内整体规划。仍然由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力,改造基础教育环境、实施择优资助、跟踪培养人才,加强梯队人才的培养。在各个学科、学段内相互衔接,不论是师生,还是后勤人才,都要加强保障和引领,形成大中小教育共同体的多方联动机制,凝练一体化人才培养品牌。以教师培训为例,通过跨校任教兼课、联合教研的形式进行轮岗交流,推动优秀青年教师、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在区域内内合理有序流动,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甚至加强不同教师群体间的交流互动、研讨学习,加强他们在智能智慧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的能力素质,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人才保障。也以此缩小城乡差距、区域与校际发展差距,提升中小学教师理论与实践素养,扩大现代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规模与价值。

总的来说,基于“双减”政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是可行且有效的,需要全体教育者、管理者乃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共建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与综合治理体系。也以此逐步构建出一整套基础教育创新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路径,奠定未来现代化、全面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培育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本文是202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40230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

2025-01-0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5386.html 1 基于“双减”政策的 基础教育创新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