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夙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体系的核心。在此环境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地理学科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具有自然科学属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职地理学科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是当前高职院校地理学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此,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地理学科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地理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地理学科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对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地理学科不仅涉及自然环境的认知,还涵盖了对国家地理政策、经济发展、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理解。这些内容与思政教育紧密相关,可以成为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高职地理学科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挖掘地理课程中的
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首先,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如通过讲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多样的地形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自豪感;通过分析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资源环境危机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构建以地理知识为载体、思政元素为灵魂的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例如,在讲授《中国地理》时,教师可以将“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其中,通过解析该倡议的地理背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色及经济联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肩负国家发展使命的责任感。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采用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时效性的地理案例,如生态保护成功案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实例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思政教育。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体验地理现象,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三是实施项目式学习(PBL),围绕特定主题(如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规划、实施等活动,通过团队合作、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念的认识。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地理学科教师的培训,提升其课程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地理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分享经验,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和方法,掌握将思政元素融入地理教学的技巧。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支持申报相关课题,发表研究成果,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同时,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拓宽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地理学科课程思政教育中,也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宽实践路径。一是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体验社会责任,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如共同参与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社会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同时强化思政教育的实践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强、实践应用性广的学科,不仅承载着传授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的重任。在高职院校地理学科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教师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多个维度入手,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地理学科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垚芝.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
[2]张颖.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2.
(作者单位:湖南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娄底4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