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五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和智慧成果,汇集了中华民族在道德、文化、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财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扩充思政课教学素材,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树立融合教学理念、创新思政教学载体、联系传统文化观点出发,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融入;路径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五千年来优秀文化成果、精神意识、思想观念,极具育人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又能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对学生价值观塑造和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树立融合教育理念 匹配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教师应大胆突破教材限制,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互动性、互补性研究,正确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生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先进思想观念,传承伟大的精神意志,提高自身道德品质。首先,思政课教师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融合教育理念,遵循适应性和针对性特点,筛选符合教学目标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素材,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点,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展现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其次,要精准匹配思政课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内容具有广泛性,教师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思政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提炼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将文化教育与思政课内容衔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优秀文化,提高其文化理解、认知和认同水平。此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积极甄别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按照大学生个性需求和发展特点,科学地融入思政课程教学资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为例,教师可从传统文化典籍《大学》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引入优秀儒家文化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在思修课中,结合中国精神引入经典语句,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关系,启迪大学生保持持续学习和创新发展态度,与思政课契合度较高。
创新思政教学载体 多维感知文化魅力
思政课教师要大胆地创新教学载体,以创新思维和教学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观看、可感知、可聆听、可触碰,让大学生站在不同维度,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思政课说服力和感染力。首先,运用数字化手段,铺开中国文化故事画卷。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先进媒介和数字化教学手段,播放传统文化历史文物相关的视频资料,将古文口述与现代话语结合,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创新思政教学话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文化魅力。其次,运用智慧教学平台,让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相交融。思政课教师应灵活开展直播教学、线上研讨、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线参与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研讨感兴趣的文化思想、历史人物,自由发表想法和见解,也可开发传统文化专题精品课,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扩大思政课文化育人范围。文化育人感召力、扩大文化育人覆盖面。再次,聆听传统文化艺术,感悟思政课中的文化味道。优秀传统文化以说、唱表演方式呈现,给青年大学生带来听觉盛宴,如《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龙凤呈祥》等传统文化栏目,教师可将这些音频片段穿插在思政课各个环节,滋养学生的精神。
联系传统文化观点 培养理性批判思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辩证看待事物的具象表现。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拔穗期,要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古人观点,辩证看待问题,使其学会理性思考,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挖掘传统文化素材时,思政课教师应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结合其当下面临的思想、生活难题,有意识地挖掘具有启迪性的先贤观点,让学生结合当代世界格局、社会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思想和观点,解决现实问题。教师也可选择孟子、荀子留下的文化瑰宝,引入性善论、性恶论之争的议题,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在辩论中思考人的本质,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培养其理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贾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以思政课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23,(12):108-110.
[2]徐晓荃.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06):25-27.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河南省 鹤壁市4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