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改 刘洁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教育工作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维护祖国统一的根本保证。我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推进,鼓励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前往教育资源优势地区的高校接受高水平教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民生保障工作,又是思想宣传工作,既是教育工作,又是民族宗教工作,既是改革发展工作,又是政治稳定工作。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宗教意识较强,学校管理“瞻前顾后”;学生文化适应性较差,学校管理“舍本逐末”;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凸显,学校管理“隔靴搔痒”;学生思想认识不全,学校管理“本末倒置”等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从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落实民族教育发展的条件保障等八大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刻理解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了解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研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路径,对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民族团结为前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规范管理制度为抓手,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形势发展要求,把握思想传播规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入脑入心,着力打造课内课外、网上网下互融互通的全方位育人空间,为学生抵御渗透穿上“防护服”。
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开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精品课程,打造一批“能讲、敢讲、会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坚力量,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国情、区域情况、校情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好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正确宗教信仰观念。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思想上认识到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行动上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更好发展机会,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定期开展细致的咨询活动和心理健康咨询,对于因为家庭个人原因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及时发现,随时疏导,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全体学生要定期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讲座,或通过团体辅导、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形式及时详尽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在学习方面,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客观认识学业基础存在的差异,增强课业辅导,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交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营造出多民族文化共融的校园氛围。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活跃,能歌善舞,在校园活动中积极创造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青春活力得以释放。通过各类学生活动增强各民族学生的交流融合,使他们互相尊重、互相了解、相互包容,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校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需求
坚持遵循就业市场规律,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式。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增长本领。国有企事业单位尽可能地担负起为社会提供一些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岗位,适当降低少数民族学生岗位门槛。民族地区政府应出台对应措施改善就业环境。高校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携手当地政府及企业开办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实习制度,加快产教融合,并号召学生工作者开放思维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线上求职的专门指导,为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职业规划,可以针对各高校不同情况开展一对一的生涯规划,针对不同学生情况定制个性化生涯辅导。
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校园规范管理
规范校园活动管理。在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观,充分尊重正常范畴内的宗教自由。从学校规章制度层面以学生手册的形式明确各项管理规定,对违反违纪学生处理要有理有据,有张有弛。改进学生管理和宿舍管理模式,落实多民族学生插班、混住,防止个别思想偏激的学生形成小团体。强化军事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开展揭露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惯用方法,及违法后果的警示教育讲座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违纪违法活动。
(作者单位:马英改,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刘洁,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