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改 刘洁
2024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再次创下新高,达到1179万人。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也揭示了就业市场的挑战。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持续处于高位,进而导致了岗位竞争的加剧。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各方面深入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势必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关于“你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吗”的调查中,超过50%的学生不太注意自身专业前景,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很了解,近五分之一学生认为对自身所学专业完全不了解,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规划不明确。关于“专业知识技能重要还是诸如责任心等其他能力更重要”的选择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更重要。在对用人单位关于“最注重的毕业生个人品质”的调查中,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责任心、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对单位忠诚的品质。
根据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只有当个人的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匹配时,学生更容易求职成功。学生个人技能包含三个方面: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而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学生认为重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用人单位认为可以在入职后的培训和再学习中获得和强化;用人单位更为看中的,恰恰是被学生忽视的可迁移技能与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又是个人能否在职业中成功的关键。
如何培育和优化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涯需求值得深入思考。一部分毕业生对毕业后的去向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确定自己要拥有一个“铁饭碗”,成为“国家的人”,但具体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教师行业,却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有一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认知是模糊的、不清晰的,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在就业前陷入迷茫,就业后因不满现状频繁跳槽。究其深度原因,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知,对就业环境、就业市场也不甚了解。针对这些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根据自身特点及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校时根据规划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
不能知己又不知彼,是毕业生盲目求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招聘会现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许多毕业生手里拿着一堆求职简历,穿梭在各个用人单位的展位前盲目投放,并且所有简历都一模一样。当问到“你觉得就业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时,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大学时缺乏规划和动力,求职时缺乏目标”,最后就是听从父母、朋友的建议,考公考研。同时,也有不少用人单位反映,现在许多毕业生不仅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同样缺乏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导致不清楚岗位的需求和自身优势,盲目地投简历,成功率自然比较低。
每年11月底至次年初是毕业生择业的高峰期,以往在各类招聘会上都会看到形形色色的求职简历,但用人单位对大部分求职简历都不是很满意,主要是学生没有真正了解所要竞聘企业的情况。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限于课程性质及学时安排,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不太重视,导致真正用到时后悔已晚,而这种情况无疑对大学生就业成才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到,部分高校开课学期与学生需求不能吻合,导致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再者,多数高校仍是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授课教师多由辅导员或思政课老师担任,课程内容也不尽统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教师只是针对毕业生的求职技巧进行一些培训,并没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讲解。
“生涯导向”就是要让学生“打有准备的就业之战”。好的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石,也是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涯导向之大一唤醒。对于大一新生,要通过教育引导让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大学四年乃至以后的职业发展进行唤醒和规划。大一多为公共基础课程,课下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发展前景,并对自我进行探索,包括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做好匹配、适合的职业规划,为转专业、双学位、考研、出国留学做好准备。
生涯导向之大二增强。大二阶段要对宏观工作世界和微观工作世界进行探索,以获取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培养提升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为主。专业知识技能可通过专业课、实习实践等方式获得,参加各种学生组织活动则可培养锻炼工作中所需的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沟通、组织、团队合作能力等。
生涯导向之大三衡决。进入大三,学生面临着深造和就业的选择,这时就要根据大一和大二的探索,寻求自身与环境的匹配,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方向,锁定目标,坚定自己的选择并做好考研、就业的准备与行动。
生涯导向之大四增进。大四年级处于大学的收尾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更能检验出大学的收获。面对大四,需要根据锁定的目标积极准备。考研的学生充分利用学长学姐及专任教师的资源,出国的学生通过语言考试并积极进行网申;对于就业的学生,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用人公司的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能,进行模拟面试。
(作者单位:马英改,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刘洁,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