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创新财政支持 助推河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郝锋 郝雷

财政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对于赋能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京津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创新财政支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式

数字经济新基建项目具备信息、数据的传输、储存、分析等公共服务功能,具有建设周期长、技术更迭快、应用领域广、业态高级化、长尾效应明显等特点,是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财政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应设置灵活多样的激励约束机制,在鼓励社会创新、标准设定、规范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既要关注硬性基础设施的普惠性发展,还要关注应用场景的打造以及数据的互联互通,有效提升社会大众运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基本能力。

一是拓展资金支持来源。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综合运用政府引导基金、股权投资、专项债券、PPP等政策工具,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成立河北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采取公私合作的方式支持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部署,增强6G潜在关键技术研发;新增专项债向数字经济新基建领域倾斜,加大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债投资,重点探索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社区的智能化升级、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扩大数字经济应用场景;设立数字中心能源使用效率奖励与退出标准,财政重点注重数字基建顶层规划和标准设定,设立富有弹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对达标企业进行奖补。三是推动政府专项债券闲置资金用途调整,通过对存量专项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调整,引导资金投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财政支持数实融合发展关键环节

数实融合必须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将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融合到企业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全过程。数字化转型是渐进发展、螺旋上升的长期过程,技术挑战强、短期收益低、转换成本高、业务再造难、试错风险大,企业普遍存在“主观上不愿转、客观上不想转、风险前不敢转、技术上不会转、能力上不善转”的问题。财政要重点从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推动深度融合的技术攻坚来解决数实融合难题。重点结合财政职能作用,通过专项资金、补贴政策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资本补充+市场运作+财金联动”三项机制,做强做优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来为经济发展持续赋能加力。

一是加大对新兴数字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资金、创业投资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与标准,强化对新兴数字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的投资牵引,加大对初创型数字经济企业支持力度和早期技术创新成果的支持力度,促使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二是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与必要的财税支持,重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数字经济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财政资金对数字经济企业的奖补额度,重点对即将步入产业化阶段且涉足企业较少的领域给予大力扶持;制定相应的行业税收减免标准,适当降低对数字经济企业的应税税率。三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的奖励力度。重点加大对基础软件、核心芯片、核心元器件等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数字技术的研发资金支持;加强对细分领域产业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生产工艺改进,打破制约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壁垒。

加大数字人才引进培育财政支持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高端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财政支持。河北应依托燕赵英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加大数字人才的引进培养。一是加大财政对高端人才自主培养的支持,重点支持高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加强对电子信息、软件工程、智能制造等智能化学科的支持力度。同时,分类、分行业制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经费奖励政策,鼓励其攻破行业“卡脖子”技术。二是加强高端数字人才引进支持,加大高端人才在项目研究、生活安置、再深造等方面的激励力度,加强对产业数字化科研成果转化高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奖补。三是加大荐才引才奖励力度。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用人单位引才主体作用,对团队整体引进进行重点支持;对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中介机构引进数字经济高端人才或团队的,给予适当奖励。

财政推动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

通过政府治理数字化带动经济社会数字化,使公共数据红利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发挥财政在“数字政府”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大数字经济政府采购力度,加大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支持,推动医疗、教育、交通、政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加大政府各部门数据的整合力度,打破数据孤岛;对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规范公共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分级分类开放公共数据。二是扩大数字财政的应用场景,财政管理过程需积极引进数字技术,不断提升财政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决策的数字化水平,从目标管理、机制创新、结果应用等方面不断强化预算的监管效力。

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数字经济的新特点对税收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经济税收主要在数据分配环节和消费环节征税,区别于其他税收征收环节。针对税收的特性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避免重复征税。一是推进税制改革。加强数字经济企业的调查研究,分类明确行业税收征收环节和征收标准,根据不同数字产业的特点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相关行业加强减免税收,严格落实退税政策。二是完善数字经济的产业税收政策。新增数据要素的抵扣项,降低企业数字转型成本;放宽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字技术适用条件和范围,加大税收征收范围。三是完善数字经济的人才税收政策。重点完善支持数字经济技术人才培养的税收政策,对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支出及人才引进支出给予部分抵扣;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率减免企业一定的税收。

(本文为2023年河北省财政厅财政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郝锋,保定理工学院;郝雷,河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2024-11-15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1936.html 1 创新财政支持 助推河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