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圣锦 刘啓德 高铭 马程浩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最为原始的生产资料,其发展水平对于整体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型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现代化种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推动甘肃省农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发展。
现代化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质量发展等理念的提出,种业现代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现代性”强调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节奏步伐,而种子的质量和数量能满足新时代农业的生产需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高质量”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领,强调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种业发展中,创新体现为从根本上提升种子的质量,高质量的种子为农业生产活动孕育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协调体现为种子的创造主体、使用主体及获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合理分配,实现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绿色体现在降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成本的同时,增加高质量的种类供应;开放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汲取国外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共享是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各方主体发展成果共享,最终回馈于社会。因此,基于我国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推动现代化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种业振兴推进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种业为农业之基础,其发展水平对于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种业发展得好,能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增收。现代化种业振兴有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甘肃将种业振兴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业创新力度,引导、扶持了一批优质的种子企业,同时,持续培育种业企业创新联合体,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育种体系,将育种的前沿技术加以应用。比如以张掖市为例,张掖市贯彻落实推进种业振兴的战略要求,牢牢把握国家种业振兴这个“风向标”,立足于打造创新性、科技性的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实验基地。在本身发展基础完备的情况下,加之政策扶植,张掖市现代种业得到快速发展,构建形成以玉米种业为主导的农作物种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甘肃现代化种业的发展。此外,张掖市积极推动种业研究、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化的育种体系,以种业振兴推进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以种业发展推进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实施现代化种业振兴,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高质量丰富的农产品供应的重要作用。为了保障种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00年我国颁布了《种子法》,奠定了种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法律基础。201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种业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提高种业市场准入门槛,扶持部分高技术、有创新的种子产业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种业市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甘肃制种基地规模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24年甘肃玉米种子经过认证的制种面积达到7.43万亩,居全国第一。甘肃在玉米制种方面拥有显著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在甘肃开拓种业市场。同时,甘肃省马铃薯种薯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瓜菜花卉制种面积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甘肃省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注重种业技术的创新,不断提升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建设种业创新平台和商业化的育种中心,成功培养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同时,立足于本省的发展要求,甘肃种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具有了较大的市场规模。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以保障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种质资源的保护对于促进种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近年来,甘肃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还有部分物种的种质资源仍在等待开发利用。同时,近年来国外优质种子的引入,让很多地方的种质资源丧失了保护。在此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护甘肃本身的种质资源优势,甘肃省积极推动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对新种质资源的挖掘,推进对新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甘肃省建设了多个种质资源库,保护农业生产的种子安全,为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促进现代化种业振兴的动力源泉。甘肃省积极组织开展种质量保护的专业知识技能及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种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与能力。同时,致力于拓宽引才渠道,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的种质保护研究专家人才,保障种质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专业人才深入基层,强化实践锻炼,通过经验交流和共享,提高种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以良好的种质服务于种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2024年法治甘肃省级课题:甘肃省振兴现代化种业的法治保障研究(备案编号:23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 甘肃 兰州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