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群荣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发,推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强化数字化转型,改变思政课教学方式,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而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推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现实困境;应对路径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创新,更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深入分析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并探索有效的应对路径,对于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化资源开发不足。就目前而言,高校思政课对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不够,现有数字化资源往往内容单一、形式陈旧,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受到技术、人力等因素限制,部分高校在资源开发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使得数字化资源总量不足,难以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教学资源库。二是数字化教学利用率不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对数字化教学工具和平台的利用率不高,部分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难以从海量数字化资源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无法有效适应数字化教学。三是教师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是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但当前许多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尚不足以支撑这一转型。
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应对路径
一、强化思政数字资源开发,完善数字化转型机制
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高校思政课应强化数字资源的开发,逐步完善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机制,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在资源开发方面,学校应加大对思政数字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资源的创作与贡献,注重资源的多样性和时效性,结合时事热点、学生兴趣点及教学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的数字资源。在资源整合方面,高校应整合现有思政数字资源,通过统一标准、规范格式、优化分类等方式,对散落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与梳理,形成易于检索、便于使用的资源体系。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思政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考核等方式,激发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参与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
二、响应现代化建设要求,促进思政数字化资源利用
高校应坚持对思政课融合数字化技术创新的统一领导与规划部署,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与思政现代化建设要求,促进思政数字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教学理念方面,思政课教师应提升对数字化的认识,积极探索将数字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在教学模式方面,思政课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价值,推动个性化学习。比如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数字博物馆等平台拓宽学习视野,增强学习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实践活动,如主题演讲、辩论赛、微电影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三、培养思政教师数字思维,提高教师科技素养
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高校应加强对思政教师数字思维的训练,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等,引导教师树立数据驱动的教学观念,学会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评估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实操演练、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以及多媒体制作工具等,提高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科技项目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思政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引导教师团队共同探讨数字化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结语: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校应直面现实困境,注重从强化资源建设、促进资源利用及提升教师能力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机制,推动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沈强.ChatGPT类技术模型助力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风险与路径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27.001.
[2]潘建红,韩竺蔓.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中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5):49-52+58.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