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贤平
高职院校是培育电商专业人才的主阵地,也是新时期适应创新变革的新型育人模式,进而满足当前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协调发展。通过与企业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健全完善电商专业人才培育路径,打造校企联盟育人平台,为企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助力电商行业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与技能培训
校企联盟从属于一种新型合作模式,积极建构和电商企业间合作交流关系,设置校企联盟育人平台,助力企业融入专业人才培育全过程。高职院校和电商企业要结合新形势设置更科学的人才培育制度,创设完备的人才培育基准,充分发挥自身效能,建立高效、公正的人才培育机制。深化产教融合阶段,学校要主动和电商企业建立联系,一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在校园内设定实训场所,满足工学结合的需求;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要主动探寻新型育人模式和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基于校企联盟视域下,电商专业人才培育均离不开学校、企业和师生间的努力,整合专业育人内容和人才培育模式,切实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准。对此,高职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结合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育人等形式,共同研发电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完成学生职业能力和专项技能鉴定,以此增强合作效能,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共建人才培育体系
基于校企联盟视域下,学校和企业间合作交流,从而满足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等需求,贴近新时期高质量人才育人目标。信息技术加持下,电商企业和学校间设置联盟关系,借助课程共建、知识共享、师资共用等模式,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汇总归纳,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此强化高职院校电商专业人才育人成效。校企联盟应用的实质在于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弥补校企双方在育人阶段的不足之处。简单来说,应满足三个方面的需求:第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盟中不同流程要切合实际,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制定学习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第二,优化变革育人模式,联盟中的成员单位要以市场导向为基准,以增进人才培育质量为目标,将学校办学优势与资源和企业工作实际相结合。第三,创建人才培育体系,结合校企联盟提升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
加大师资设备投入力度,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要深化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聘用行业研究学者或企业技术人员到校讲座或兼职,用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也可强化师资团队工作效能,助力学校教师应用校企合作提升课堂育人质量,促进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间的互动交流,确保校企合作模式更加高效,能快速适应社会创新发展。加大高职院校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积极申请各类合作资金,使得学校硬件设备和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活动和工作内容有效衔接,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企业愿意接纳更多学生。高职院校要定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费用,使其无后顾之忧,并充分做好校内硬件设备组装,除去学生在学习阶段的顾虑和困扰。高职院校要增强学生和企业间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一方面应努力动员学生,使其正确认识校企合作融入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熟练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各类问题,学生在自我感悟后会主动投入其中。也要和企业打好关系,定期沟通交流,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企业更愿意培养电商专业学生,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度,为学生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应当在教学环节和学校实践活动中增进校企合作交流,有助于双方加深印象,从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的各项目标。
共同创设电商专业人才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是强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创设人才实训基地,便于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企业完成项目训练,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应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行业有深入交流,设置外包服务基地,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战略决策、电子商务策划、电商网站运行、网络运营管理、线上贸易、网络销售、网络销售路径规划和规范式管理等一站式服务,为校企合作创造更多交流空间。校企合作间研发、项目承包、产品代理等多种形式创设锦园服饰、宝丽坊母婴、也诺孕妇装等多个项目团队。不同企业项目直接将公司事务部设置在外包基地,项目团队、管理人员、参与工作者均为该校学生,学生可一边工作,一边接受教师指导和企业培训,真正践行工学一体化。学生也能将学科所学知识应用于企业真实项目中去,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点和专业技能,提升其综合素养水平。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电商实训基地,还能进一步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31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