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慧霞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履职能力的提高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强化。
用党的创新理论赋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首先从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认识和党性素养入手,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将党的创新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引入创新思维训练,激发党员干部的创造力,使其能够在面对新情况时迅速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通过举办理论教育、专题讲座、学习交流研讨和实践研学等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始终秉持公正、廉洁、为民的原则。同时,通过模拟案例和情景演练,让干部们在实际工作中依法依规办事,培养干部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通过讲述优秀干部的事迹和榜样的力量,激发干部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定期开展团队合作训练,培养干部们的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注重心理疏导和能力提升。组织心理素质培训课程,帮助党员干部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使党员干部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有信心去应对各种工作场景。
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首先应具备全面性和客观性。它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些单一的指标或任务,而要涵盖党员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的成果、效率、质量、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多维度的考量,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出党员干部的综合表现。对于工作成果的评估,既要关注数量,也要注重质量;对于工作效率的考核,要结合实际情况,避免单纯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效果。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让那些真正有作为、有能力的党员干部能够脱颖而出。
在考核评价机制中,明确的标准和指标至关重要。这些标准和指标应当具体、可衡量、可达成。明确规定什么是优秀的表现,什么是合格的表现,什么是需要改进的表现,让党员干部清楚地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这些标准和指标应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置,以确保其合理性和适用性。对于业务部门,可以侧重于业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于管理部门,则要更加注重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考核评价机制还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不能仅仅以最终的成果来评判党员干部,而要关注其在工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采取的方法。对于那些虽然最终结果不太理想,但在过程中积极努力、勇于尝试创新方法的党员干部,也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避免干部们为了追求短期的成果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同时也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当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反馈和变化,及时调整考核的标准和指标,确保其始终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用宽阔的平台机遇促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首先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它们能够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为党员干部施展才华创造条件。通过建立科学的资源调配机制,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让每一份力量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为党员干部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也是至关重要的。当今时代,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极为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研讨会、交流活动等,让党员干部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在职学习、参加进修,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持续的学习提升,将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应对各种挑战。
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样不可或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能够激发党员干部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鼓励团队合作,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让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干部能够携手共进。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让有能力、有作为的党员干部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回报。此外,还要注重对党员干部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搭建干事创业的机会,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鼓励党员干部大胆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方案,要给予支持和推广。积极拓展事业发展的空间和渠道。鼓励党员干部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锻炼成长,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建立内部轮岗制度,让他们能够全面了解单位的运作情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才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
[2]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J].求是,2019(02).
[3]徐志伟.着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服务力、支撑力、贡献力[N].四川党校学报,2023-10-30.
[4]刘志明.以铁的纪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J].人民论坛,2024(09).
(作者单位: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江西 上饶334100)
编辑邮箱:abcd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