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高职院校推进碳中和的途径分析

□齐婉梦

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激发学校的责任意识,此外,还有利于其塑造社会形象。本文对高职院校推进碳中和的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碳中和;途径分析

高职院校参与碳中和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推动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高职院校作为具有较强科研与人才培育能力的场所,应主动承担社会向碳中和迈进的转型职责。院校可与当地的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结合地方支柱产业进行定向合作,借助政产学研推动地方在碳中和方面的转型进程。如高职院校可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碳中和科创中心,结合碳捕捉与封存、碳经济与相关政策研究等进行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推动地方的两大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顺利转型。

二、符合高职院校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碳中和相关研究、社区活动等纳入日常工作,通过积极行动,树立良好榜样。在国家把碳中和作为一大战略决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此行动纳入到自身行动框架之内,结合碳中和来探索教学活动。如高职院校可制定本校的碳中和相关规划,打造碳中和校园,并通过加强低碳校园相关建设、重视科学研究等措施来助力地区、国家实施碳中和行动。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塑造社会形象

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打造低碳校园,有利于展示良好的社会形象。其一,积极参与该行动,能够在社会中展示其负责任的形象,体现高职院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价值。其二,高职院校参与该行动,可以展现其价值理性与德技兼修人才培养目标。最后,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国际上展现自身的良好形象。

高职院校推进碳中和的途径

一、创建碳中和科创基地,助力“双碳”目标落实

高职院校在实施碳中和与科技创新成效提升工作中,碳中和科创基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国家的统一规划与布局,建设一批此类基地,是高职院校“双碳”目标落实的前提。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水平较高的碳中和科创中心、碳中和双创基地等,并注重提升高职院校在交叉学科方面的科创能力、建设水平较高的实验室、科学中心。如高职院校立足碳中和技术创新工作,将碳减排、碳负排等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打造该技术创新新高地。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该创新基地在碳技术集成方面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碳中和与科创平台,为人们提供碳中和技术专业知识与实践案例交流空间,充分发挥该基地作用,并积极创建功能丰富的系统,促进能源化工的互补耦合,钢铁化工的联合研发,以协同解决问题,从而为能源转化科创创造条件,提供机遇。

二、组织碳中和实践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绿色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生态潜移默化教育的有力工具,有助于唤起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动力。首要任务是建立积极的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觉悟产生重要影响,举办碳中和相关专题活动有助于构建绿色和谐校园文化。碳中和活动可分为学术和实践两大类:学术活动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双创”教育培养学生的碳中和意识;对于高水平人才,可以组织跨学科的论文比赛和会议,促进学生间的碳中和科研能力交流,探讨不同学科领域内的碳中和观念。实践活动则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学校可组织各类志愿活动促进绿色低碳行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实际实践。此外,学校还可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安排学生参观实习当地能源企业,提升学生对不同能源行业碳中和行动的行业洞察力。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劳动体验领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挑战。另一方面,塑造绿色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也至关重要。校园设施独具特色,校园绿化完善,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此外,需建立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校园制度文化。培养健康的校园制度文化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具备高素质。基于此,高职院校相关领导干部应加深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碳中和目标完善校规校纪,借助奖惩制度对学生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

结语

高职院校推进碳中和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关工作者精诚合作,久久为功。本文将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走碳中和之路的意义,并对相关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即高职院校通过创建碳中和科创基地,助力“双碳”目标落实;组织碳中和实践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等措施来响应国家号召,在推动社会转型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乃启,狄伟锋.碳达峰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人民论坛,2022(4):98-100.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00)

2024-10-1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9882.html 1 高职院校推进碳中和的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