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利
食管癌是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居第六和第四位。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induced esophagitis,RE)指照射野内的正常食管在射线照射后出现充血、水肿、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而发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RE导致患者进食困难、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放疗期间营养教育尤为重要。
营养教育
营养教育有助于丰富患者的营养知识、科学平衡膳食、增加用餐次数、提高进食量,从而增加患者能量、蛋白量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营养教育的内容包括医护合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口服营养补充(ONS)是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肠内营养首选方式;告知患者医护营养评定结果,营养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提出饮食及营养建议;答疑患者的问题;纠正患者营养误区,帮助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告知患者营养治疗不但不会促进肿瘤生长,而且会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
放疗前应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时发现已发生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规范化的个体营养指导和支持治疗。对有营养风险患者(NRS2002评分≥3分)及时进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PG-SGA是判断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是否需要进行营养治疗的重要指标。对于PG-SGA评分为0-1分(无营养不良)的患者,不需要营养治疗,直接进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为2-3分(可疑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在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为4-8分(中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进行营养治疗的同时进行放化疗;对于PG-SGA评分≥9分(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先进行营养治疗1-2周,待营养状况好转后再开始放化疗。
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是肿瘤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要求是营养支持,即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最高目标是治疗营养不良、调节代谢、调理免疫、控制肿瘤、维护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时间等使命时,营养支持则升华为营养治疗。食管癌患者的营养治疗应该贯穿在整个围放疗期(从确立放疗开始前2周进行持续到放疗后3个月)。营养不良会降低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延缓身体康复,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放疗期间的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预防食管癌患者体重下降,保持骨骼肌质量和功能,提高放疗的敏感性,减轻放疗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治疗中断率,提高放疗的完成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合理的营养治疗的前期是要正确地评定每例肿瘤患者的个体营养状况。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