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慧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就围绕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有益参考。
引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与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教师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平台拓展教学方式,改善传统模式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是当下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文章对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展开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视现代网络环境,注重学生思想教育
网络环境纷繁复杂,信息良莠不齐,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也潜藏着诸多不利因素。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亟需与时俱进,正视现代网络环境,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既能汲取养分,又能坚守文学与道德的底线。
例如,新媒体环境下,各种网络用语辐射至日常生活之中。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拴Q”“city不city”“我真的会谢”“耗子尾汁”等网络流行语,甚至这些流行语会出现在课堂和学生写作中。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流行语,教师应当秉持客观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运用。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热门的网络用语作为教学素材,从语法、词汇等角度分析,以提升教学的效果。除大量网络用语应运而生外,网络文学也是深受青年学生的青睐,但其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将部分优秀的网络作品引入课堂,挖掘其内在文学内涵与审美因素,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依托新媒体平台,整合教学资源
汉语言文学包罗万象,其内容涉及历史、教育、艺术等学科领域。虽然学校安排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但其知识涵盖范围广,细化程度却不足,课本资源往往不能支撑学生深度研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更加丰富,更能衍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保证汉语言文学内容的充实性与新颖性。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查找资源。现阶段,我国多数图书馆或部分高校资源库已经对外开放,相当一部分自媒体账号也在积极分享汉语言相关的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筛选整合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资源来源途径。另一方面,新媒体使教师获取教育资源也更加便捷。教师合理化地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教学设计,借助影视作品、图文信息等讲解文学知识。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各地的线上虚拟博物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物蕴含的文化底蕴,深化学生的学习层次,最大程度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
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在地域、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其为高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开放自主的平台,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的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新媒体平台以直播的形式展开,可以利用弹幕和学生交流互动,同时也可与学生连麦,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困惑后给予建议和指导,课后可以凭借平台的系统对学生的讨论情况、答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清晰直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线下教学,以对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二、搭建多元网络平台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课堂缺少发言机会,发言时过于紧张,言不由衷等问题现象。而学生在网络聊天时却能够自由、大胆地表达,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网络的隐秘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减少了学生的顾虑。对于此,教师可以创建论坛,在论坛中师生采用匿名的方式交流,分享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平台上共享信息,互相帮助。甚至,教师还可以打破班级与专业的限制,鼓励学生发表感兴趣的社会话题、文学作家、优秀作品等,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勇敢发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与便捷性,教师可以创建公众号,上传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如教学课件、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资源。同时,该公众号也可以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发布,供大家品鉴欣赏。通过在评论区发表建议或心得,达到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革新教育理念与方法是当下推进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改革的必要途径。高职院校要抓住现代科技发展机遇,推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高质量发展,进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建设。
(作者单位: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81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