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毛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级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向纵深,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经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更高台阶,成为未来京津冀区域关注的焦点。加快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是京津冀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更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关键力量。
主动对接京津,加快建设区域数字产业集群
加强顶层设计,以数字经济合作赋能区域协同发展。围绕京津冀数字经济领域和其他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完善三地政府间沟通协调机制。河北省应当主动对接京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探索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协调机构,统筹推进京津冀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积极谋划在数字经济领域与京津协作,明确产业分工,提升区域数字经济产业链协调性,促进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加快区域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数字基础设施的应用试点示范。积极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产业互联、政策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场景共用,构建跨界融合、共享共生的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
推动区域协作,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立足河北省产业基础,围绕创新驱动、工业设计、绿色转型、智能制造等发展路径,河北省应当加强本省企业与京津优势企业开展合作,提升企业内生力、产业链竞争力和集群生态力建设。鼓励河北省各设区市与京津冀区域互联网优势企业合作,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特色产业集群中应用,加快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改造,做强做优做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石家庄、唐山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优化跨境电商园区、公共海外仓布局,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强区域间高精尖产业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河北省精品钢、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数字化升级,打造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提高数字经济思维,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河北省应当加强高位统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把数字经济作为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明确主攻方向,不断提升河北省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将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确定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个大类。其中前4类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26个大类、68个中类、126个小类。河北省应当基于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据存储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动能。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数字经济价值链
河北省应当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引导基金,加快京津创新成果在河北省的孵化转化。探索设立省级数字经济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为种子期、初创期等不同类型时期的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等领域科技型企业提供资本支持,通过为企业注入“资本活水”,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孵化转化。
围绕数字中心、大数据融合、芯片等相关产业,河北省应当设立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合作的基金,推动基金与数字经济紧密对接,不断释放基金带动项目、聚才引智的示范效应。聚焦钢铁、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完善产业链优化创新链,提升河北省数字经济价值链。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满足产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京津冀数字经济领域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数字素养教育融入高校专业教学、课程教学及管理全过程。重点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开设经济类课程;同时,在经济类课程开设数字经济领域工科课程,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数字经济素养。鼓励和支持数字经济领域培训机构跨地域开展相关课程培训,增强河北省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原始创新能力。建议河北加快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关键制造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和示范应用工程,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为增强数字经济基础研究提供政策保障。河北省应当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国内外数字经济关键制造领域创新要素资源,鼓励和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和优势,联合开展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
夯实数据资源基础,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聚焦全周期数字服务,建立健全数据资源标准规范。河北省应当加快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数字化转型培训,加快制定和完善数据资源相关规划、管理条例等正式文件,明确数据确权、格式、共享等重要内容。积极构建和完善宏观经济、人口、卫生健康等领域数据库,探索京津冀政务数据逐步实现共享开放。鼓励河北省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市场信息、研发创新等数据库建设,开发数据产品,提升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水平,实现更有价值的数据利用。
挖掘数字应用场景,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创新发展。依托河北省数字经济数据良好基础设施,加快实施数字产业化强链计划,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的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内“链主”领军企业,增强产业链细分领域主导能力,形成“链主”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的良好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
以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产业化,释放数实融合新优势。围绕钢铁、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河北省应当积极引导产业大数据信息共享。加快发展以行业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不断催生数字产业化新业态与新模式。充分发挥数字产业专项资金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激励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加快数字服务企业发展。
统筹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全域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建设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在政策、产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速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集聚,引领河北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建设雄安数字交易中心,着力打造综合性、专业化、网络化的数据交易市场,联合全国各地方、行业、企业数据交易中心,发展数据交易社区,形成行业联盟,探索建立数据交易法规、标准、规范,探索对数据要素进行确权,实现数据要素充分流通和保护,激发数据要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潜能。加快发展高端数字化贸易业态,探索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贸易监管模式。
开展数字化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领域创新应用城市。以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河北省应当增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数字技术试点示范引领全域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集成电路、卫星通讯导航等领域研发资源向河北省集聚;构建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生物医药领域产品创新。
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河北省应当引导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鹿泉经济开发区、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等园区发展信息通信、软件等产业,加快形成数字经济领域核心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京南·固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辛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推动全息、柔性等显示技术研发。促进张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形成大数据全产业链条。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金融对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BJS2022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