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吴桐 周跃)“轧区压缩空气攻关终于看到效果了,目前轧区压空单耗较上月平均值降低了45立方米/吨。”8月17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长材事业部能源环保室技术员刘娜核算完轧区的能源介质消耗数据后,短短两句回应,让大家都兴奋了起来。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唐钢长材事业部党委积极引导党员以学促干,以技术升级为抓手,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创效水平。长材事业部5条产线,需要使用大量的压缩空气,能源成本居高不下。“降低压缩空气单耗最直观、最关键就是在使用量上,启停做到及时,避免能源浪费。”该部张丽楠介绍说。为此,张丽楠协同轧钢各作业区的生产骨干从能源介质启停和能源管理的制度入手,不断深入现场,对可能造成压空浪费的地方进行反复研究、记录。在高线生产现场巡察中,她发现产线需要冷却的位置压空管线铺设混乱,压缩空气阀门不能实现自动启停,但由于每条产线都存在启、停车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所以对压缩空气的开、关控制存在一定的不及时性而导致能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找到原因后,张丽楠立即协调点检人员,对需要冷却的位置重新敷设压空管线,明确管线走向以及压缩空气的使用位置,增加电磁阀、喷嘴等设备,编制控制程序,对电磁阀进行自动控制,最终实现了起车时阀门自动打开,停车时阀门自动关闭。同时,对暂停生产时能源介质启停时间作出规定,从制度上将能源使用标准进行了全面优化与升级,做到现场的介质启停有制度可依,避免了因启停造成的能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