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吴萌 张纳军)近日,开滦吕家坨矿业公司引进的3套异物识别图像监视系统全部完成调试,正式投入使用。吕矿公司皮带区主管安全的副区长王国华说,“这也标志着公司皮带视频成像实现了从‘看得见’向‘看得懂’转变。”
长期以来,水煤、大矸石块儿、杂物等是影响皮带安全运输的最大障碍。同时,随着开采的不断拓展,井下皮带走向也不断延伸,吕矿公司长度2223米的主运皮带号称目前集团公司最长的皮带。皮带的延长,既给检修带来了较大困难,也给智能化工作面实现无人值守、远程自动化集中控制、皮带运输系统本安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该公司坚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加快智慧矿山建设步伐,通过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皮带故障率显著降低。据统计,引入皮带机运行状态地面数字显示系统,让皮带故障更加一目了然;引入监控探头实现无人值守,在增加了2条主运皮带的情况下,皮带区员工人数从170人成功减至130人,提升了皮带的事故预防能力和本安水平。
据了解,已经投入使用的异物识别图像监视系统主要由矿用本安摄像仪和控制主机构成,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依托工业网实时采集分析井下皮带运输系统视频监控图像数据。“工作原理更像是公路上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工作地点就在落煤点。”王国华解释,高清摄像头安装在主运皮带的端头,这样能实现从源头监控,系统一旦捕捉到掉落在皮带上的异物成像,立即三连拍,传输到地面调度站,并根据事先设定的等级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或跳车。同时,该系统已接入吕矿公司安全监测中心,发生情况时,安全监测中心也能实时接收相应警报。
“下一步,异物识别图像监视系统将逐渐推广应用到吕矿公司所有主运皮带。”王国华说,届时可构建一个统一的皮带隐患智慧检测管理平台,实行智能化分析计算,实现吕矿公司隐患防治“一张图”管理,为吕矿公司皮带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