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3版:长城论坛

在坚定历史自信中推进伟大事业

□李鉴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自信自强”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保持战略定力,笃行不怠,开创未来的雄心壮志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推进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坚定的历史自信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自信源自过去、关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的文明传承,成就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前赴后继,奋斗不止。中国共产党作为“两个先锋队”,承继了中华文明优秀遗产,从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激发出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和时代担当,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实践证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对历史有深切了解,才能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既是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自信,也是对实现宏伟蓝图而接续奋斗的精神的自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三件大事。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行!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行!通过百年探索和实践,我们党找到了“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和“自我革命”两个跳出治乱循环历史周期律的答案。我们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之治”和“世界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未来发展蓝图,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继往开来战斗号角,是自信、自立、自强和志气、骨气、底气的鲜明昭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信心百倍接续奋斗的政治智慧、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

坚定历史自信,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汇聚起创造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坐镇中军帐的“帅”,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努力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就是人民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必须加强理论武装。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百年征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写在党的旗帜上,彰显了强大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行!”成为党和人民团结奋进的共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从新的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出发,学思想、悟原理,在守正创新中推进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要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忠诚和担当,做到学思用相贯通、知信行相统一。

必须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牢记“五个必由之路”,为坚持中国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战略定力,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真理光芒。要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决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必须掌握历史主动。历史主动是历史自信的内在要求,是使命担当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要胸怀天下,秉持为人类作贡献的情怀,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变局中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开拓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系统性、前瞻性、整体性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要提高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立时代潮头,洞察世界之变,把握历史规律,明确发展大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勇担历史使命,一张蓝图绘到底,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追求,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团结奋斗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2022-11-0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5990.html 1 在坚定历史自信中推进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