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才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极构建工作体系、建好教师队伍这一主体、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通过这“四条路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永葆政治底色的重要支撑。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把握“四对关系”,抓住“四条路径”,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四对关系”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要落实好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首先要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四对关系:
要认识和把握好“远”和“近”的关系。要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体系,既要立足当下,又要谋划长远,从更宽视野更广领域着眼,构建多维一体体制机制,推动育人平台的面从窄到宽、内涵由浅入深,进而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循环”融入师生成长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循环”,实现远近兼顾。
要认识把握好“内”和“外”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从主体角度看,教师和管理人员是育人主体;从时间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全过程;从空间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各领域各环节。这就需要既要对内聚力,也要对外借力,实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多层面多载体共同推进,形成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协同为关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思政工作格局。
要认识和把握好“表”和“里”的关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主动靠前站位,既增强工作的群众性,又坚守工作的政治性,注重内容内涵,真正做到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关注过程体验,通过知信行统一,实现外化和内化的统一,达到表里如一。
要认识和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高校工作实践要围绕中心工作选准“着眼点”,既要有长期性实施规划,又要有针对性实施办法;既要有全校面上的宣传教育活动,又要发挥各基层单位主观能动性,更要关注每一位师生个体需求,通过“点”上的聚焦,带动“线”上的延伸,实现“面”上的拓展,让思想政治工作在理念上有根有魂,在内容上有血有肉,在方法上有声有色。
抓住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条路径”
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关系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路径之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是从三个层面来加强党的领导:在学校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增强工作合力;在院系层面,以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推动意识形态、基层党建、党风廉政三大工作责任制落实;在支部层面,优化完善支部设置、平台支撑、考核评议等机制,提升基层思政工作效能。通过学校、院系、支部“三线联动”,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基层,一抓到底。
关键路径之二:积极构建工作体系。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品德品格品行品位,积极构建“十育人”工作体系。通过“十育人”体系的建立,打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诸多盲区和断点,使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关键路径之三:建好教师队伍这一主体。积极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提高教师主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和新教师成长计划》,通过选派思政课教师对接专业课程教研室,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举办课程思政沙龙,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积极搭建思想政治工作交流平台,引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交流经验,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和模范人物不定期“做客”交流,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章节,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把学生工作作为青年教师锻炼培养的重要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或担任学生第二课堂导师,并将相关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作为人才引进、教师聘任、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绩效考核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关键路径之四: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重点抓好第一课堂育人,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一方面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教育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价值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润物无声,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切身体会到,切实提升育人效果。
(作者系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