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

新华社发

□许永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安排: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这个战略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已经明确,新发展阶段如何把握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是中央第一次把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与共同富裕相联系,并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为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采取“一揽子”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稳中”“扩中”政策以及针对重点目标人群实施“精准扩中”政策。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要确保经济实现稳定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直接影响到中等收入群体的占比变化。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如何采取措施稳定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尤为重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按照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坚持就业优先政策

稳定的就业是中等收入者的地位保障,失业率上升必将直接冲击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预期转弱时期,更需要坚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问题。我国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者、个体商贩占全社会就业人群的很大比重,他们大部分是中等收入人群中的“脆弱者”,有的仍是低收入人群。巩固和发展这些市场主体,一是要继续对市场主体实施减税降费,重点是降低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恢复发展;二是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一是要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二是提供更多的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拓宽居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三是通过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基础制度框架,打造透明、公正、法治化的金融市场环境,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居民的投资安全;四是培养城乡居民多渠道投资意识,提升居民的理财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加大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的收入再分配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当前,我国的税制结构仍以间接税为主,这种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造成了我国税收整体的累退性,使得税收负担更容易被转嫁,造成越是低收入群体缴税的比例越大。因此,在居民税负不变的情况下,改革现有的税种结构:提高直接税的比重,降低间接税的比重;注重针对存量,即财富的税收调节,开征房地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另一方面也能够合理调节高收入,增进税收公平,打破阶层固化,促进共同富裕。

针对重点目标人群实施“精准扩中”政策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需要针对重点目标人群,实施“精准扩中”政策。一是“农民工”。“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条件是“农民工”的户籍城镇化,使他们在劳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力和机会。因此,要积极推进户籍城镇化,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高校毕业生。他们掌握比较系统和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大多数也有比较稳定的工作,主要困难是住房问题压力较大,特别是对于从农村和小城镇进入大城市工作的大学生,买房和租房都很困难。如果能通过廉租房、免首付、共有产权房等方式,就能减轻家庭负担,使这些人尽快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三是产业工人。解决制造业人才缺口的有效途径是强化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这是使产业工人成为中等收入人群的重要途径;四是退休的老年人。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确保中等收入者在退休后不会掉出中等收入人群。如果迈入老年期的中等收入者因收入水平下降或养老金过低而无法维持中等收入生活水平,将不利于稳定中等收入者队伍。因此,要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稿件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2-08-2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1799.html 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