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探索家校结合加强思政教育新模式

□李梦莎

思政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合作。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建立信任关系;家庭和学校开展互动对话,学校方面牵头,引导家庭走入教育的场域当中; 家庭、学校可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共育教学

现代教育系统将教育人的功能从家庭当中切割出来,放到学校教育层面,使得家庭越来越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家庭、学校合作教育旨在突破传统和更新现代教育模式,强调家庭和学校共同发挥培育人的作用。为完善教书育人的完整性,弥补学校单方面教育手段的不足,应注重家校结合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德育和思想观念的完善。

合作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分工合作是社会新兴行业产生的基础,在基础教育中无疑也要顺应这一趋势,采取家校合作培育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建立、完善和培养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进而为社会培育独立和具有丰富涵养的人才。家庭是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场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家庭的介入,需要家庭与学校一道培养、共同完成“育人”的任务。

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信任关系

初中政治思想教育教学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单方面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学生思想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二者恰恰是在家庭当中产生和形成的。提高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家庭和学校合作,促进家庭和学校良好展开教育互动,需要双方建立信任关系。

以往教学中,家庭和学校之间几乎不进行沟通,家长看不见学校教育的付出,学校也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双方存在信息盲点。家校合作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建立信任关系,应从简单的良性互动开始,建立起家庭对学校的信任和理解。例如,初中思想教育课上,可为学生布置写日记、贺卡等活动,利用这样的形式表达学生对父母及长辈的感激和感谢,在类似父亲节等特殊的日子,鼓励学生以写信的形式和父母沟通学业和在学校期间发生的事情、感受,组织学生定期与父母交流,向家长展示学校的教学成果动态、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家长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实现家校对话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学校、家庭双方建立信任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合作,还需要学校和家庭逐渐对话,增进沟通。由于学校过去承担了教育的大部分职能,因此学校对于教育工作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对教育的理解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都要深入和早于一般家庭。家庭和学校开展互动对话,需要学校方面牵头,引导各样的家庭走入教育的场域当中。由于家校合作主要由学校进行引导,学校可向家长收集意见,摸清家长需要的信息,例如关于“爷爷奶奶如何管教孩子”“怎样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等,都是父母家长普遍较为关心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定期给学生做家访,尽管家访的形式一直存在,但是学校、教师对于家访工作的执行却参差不齐。家访是帮助学校和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基本状况的有效手段,也是增进和学生家长之间情感的重要方式,学校不仅需要鼓励教师开展家访工作,更需要为其制定详细的访谈标准,并培养教师一视同仁的素养,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素质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利用访谈机会与家庭进行深入交流,以在教育层面达成共识。

利用多种策略实现家庭与学校互动式教育

家庭与学校互动,家庭、学校共育教学,可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首先,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及教学中来,通过与学生共同玩游戏、谈心等活动,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弥补亲子教育的缺失,也让家长透过真实的课堂,了解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不再局限于经过学校过滤的几张图片、一个视频。

让学生家庭共同参与学校决策。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个体,也服务家庭,由于初中生对于自身行为和思想缺乏较为敏感的觉知能力,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双方进行引导,因此,学校教育决策也应让家庭参与评判。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家长“留作业”,强制家长完成思想教育的后勤工作,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于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理论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和价值观。例如天才少女谷爱凌的家庭教育模式,其中的家庭鼓励支持因素、充足睡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动力挖掘等等,学校可以参考并向学生家长针对性推行,通过对家庭的要求引导家庭认识自身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断参与教育实践。

家庭和学校教育割裂根源于对教育的理解和对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思维惯性,也源于学校和家长之间教育目的、教育评价标准、教育方式及合作教育能力的异化。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发挥家庭和学校双方的教育合力,需要二者破除双方的教育界限,建立对话机制,通过探索实践,逐步理清双方交叠的部分并重新确认出互动的边界,摸索出互相适应的共同培育模式。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鹿泉区黄壁庄学校)

2022-07-0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09360.html 1 探索家校结合加强思政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