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增强运河文化遗产的体验性

——以沧县兴济镇为例

□于园园 安琪 郭晓月

沧县兴济镇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美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运河沿线特色小镇的建设,取得了初步经验。但建设中也存在着运河资源利用不足、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水平较低、小镇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根据现有资源和面临问题,兴济小镇宜采用非开发型复兴与开发型复兴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将运河资源创新融入生产生活,增强运河文化遗产的体验性,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强化品牌形象定位、全方位打造兴济特色品牌,以此促进小镇经济与文化的全面提升。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问题

兴济镇是典型的依托运河而兴盛起来的小镇,运河是兴济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最核心的物质遗产。兴济镇在特色村镇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沿线运河资源利用不足。运河沿线小镇最宝贵的资源是运河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这些资源是沿线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兴济镇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运河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利用,单纯停留在运河景观的展示层面,导致游客难以从兴济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感受到浓郁的运河文化。这种“见人见物难见生活”的资源利用模式制约了兴济小镇运河特色的打造。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水平较低。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展示是一个有机连续的过程,但展示层面仍以简单的文物陈列为主,一方面,难以将传统的祭祀、农事活动、庙会和民俗娱乐进行“活态”的文化展示;另一方面,旧址古迹与文化景观的损毁严重,缺乏可感的历史空间,制约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切身体验。

宣传力度不足,特色展现不明显。兴济镇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美食特色,可谓是独辟蹊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足、特色展现不明显的问题。目前宣传中对运河美味背后所承载的地方风俗、方言、童趣、童年记忆等特色历史文化挖掘还不够,美食故事讲述不足,导致小镇特色不够鲜明,在传播中建构兴济运河的文化符号、打造兴济运河文化品牌任重道远。

非开发型复兴与开发型复兴相结合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现状和发展任务,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策略。梳理当前兴济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任务,宜采用非开发型复兴与开发型复兴相结合的建设思路。“非开发型复兴”依赖国家拨款和政府推动,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与区域居民的基本生活、基础设施。而“开发型复兴”需借助资本运作,旨在推动城镇功能更替。运河沿线特色小镇的建设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河道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多方面的任务,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巨大。长远来看,政府全额拨款建设也面临着现实困难,因此,拓展融资渠道,引进战略投资方,形成多渠道、多元化资金筹措的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以政府为资金投入单一主体的现实困难。2019年6月30日,沧州大运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作为市政府指定的出资单位,和社会资本对接。在寻求社会资助、多主体参与运河开发方面,沧州市城区进行了有益尝试,兴济镇在具体建设中也可适当开拓社会资本的参与渠道。从兴济镇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发展任务来看,兴济段大运河沿线的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需要进行“非开发型复兴”;而运河景观建设、部分文化遗址的复原、特色街道的开发,进而到整个城镇由农业为主的职能向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城镇职能的转变,则需要进行具有明显“开发”性质的“开发型复兴”。

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

兴济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建立在大运河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基础之上,对接乡村振兴等战略,进一步深入凝练地域文化特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出兴济镇特色品牌。

充分利用运河资源,创新融入生产生活。充分利用运河资源,首先,要充分保护现有运河资源,在政府各部门的统筹协调之下加快河道疏浚整修、沿岸生态恢复,长远来看要加强生态补偿。其次,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开掘,对典型遗址、典型事件、典型人物、重要风俗文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梳理与保存,丰富兴济代表性的皇后文化、驿站文化和漕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充分利用运河资源的关键是使运河资源有机融入沿线村庄的生产生活,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兴济农耕文化深厚,可将农业生产与运河生态文化保护相结合,利用“露天博物馆”模式,将农业相关的农田、农具、秸秆等元素进行展示,也可以将运河沿线的特色农事活动和非遗技艺进行露天展演,使之成为露天博物馆中的展品;可以创新利用地景艺术模式,通过农田、林地造景的方式,在广阔的空间下产生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增强兴济运河文化品牌的表现力。通过这些方式将生态保护与文化创新展示相结合,用低成本、低消耗的方式将兴济运河沿岸的“生态美”与“文化美”与现代生活连通。

提升文化遗产展示水平,增强文化体验性。增强文化遗产的体验性,其核心在于有效整合文化时空,其中空间是重要的物质载体。在兴济运河文化中“运河”是最为核心的场景,但其景观遗产损毁较为严重,因此有必要有条件地恢复部分古迹遗址和历史景观。搭建完兴济历史空间的“骨骼”后需要进一步充实“血肉”,即兴济文化中可用于游客观赏体验的具体内容和古代仪式化流程化的生活方式,比如复建张皇后的娘娘庙作为展示兴济文化的名片,直观展示张皇后的文化历史;娘娘庙也可作为特色文化展示区、休闲区,在此举办祭祀、庙会等活动以增加文化的动态体验性,使人们可以在古今相同的空间内体验古代生活;还可以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对古代生活进行艺术化的展演与再现,运用VR、AR等先进技术,帮助人们消除时空距离、畅游运河。

强化品牌形象定位,打造兴济特色品牌。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长廊,运河风情与不同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为运河文化注入了丰富多元的内涵。运河沿线特色村镇建设成败最为关键的点还是能否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特色,寻求到差异化发展之路。因此,针对兴济的文化资源优势可以突出象征兴济运河节点的“乾宁驿”和展示兴济独特历史的“张皇后”两个文化符号,打造兴济特色小镇的“文化+美食”品牌。首先,要建设兴济品牌识别系统。对于当前阶段而言,兴济小镇首先要打造最基础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提炼出统一的标识,并将这一标识应用在小镇的特色园区、美食、活动及相关衍生品上,使消费者形成统一的品牌印象和独特的品牌联想。其次,要创新品牌表达方式和传播形态。借助新兴的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手段,对兴济特色小镇的运河文化、皇后文化、美食文化进行可视化传播,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盘活兴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品牌内涵;用活动带动品牌传播,实现兴济特色品牌的落地,如可定期举办“运河美食节”,并加大力度将此打造成兴济的超级品牌,提升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

运河沿线特色小镇的建设既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可助力沿线村镇成为以运河文化为特色,使农业、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在运河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真正在创新发展中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动态保护与利用。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河北省大运河沿线特色村镇的发掘与培育研究”,编号:No.HB20-QN014)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齐越传媒学院)

2021-10-23 ——以沧县兴济镇为例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95330.html 1 增强运河文化遗产的体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