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辉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升级版”,是文明自律的培育过程。做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做到认识统一、主体统一、管理统一,形成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管事管用的安全文化建设机制,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生命重于泰山,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管理到位,要求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升级版”。安全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安全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安全文化建设是文明自律的培育过程,安全文化的养成能够促进安全管理不断进步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同为管理过程,主要区别在于管理过程的出发点、着力点、关注点和措施方法有所不同,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企业将安全管理过程提升到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型员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协调、不同步、不融合现象。因此,做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做到“三统一”。
一是认识统一。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科学评估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要统一安全发展“四个阶段”认知,即“轻管理”阶段,显著特征是安全管理姿态化、表面化,存在短视和侥幸心理,安全机制不健全;“重管理”阶段,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机制健全,保障措施到位,但是员工存在被动状态;“自管理”阶段,也就是“文化”阶段,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员工安全行为养成,高度自律,不接受不安全的工作状态和作业条件。因此,安全文化建设要按照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辅助和提升各个阶段安全管理工作。要重视安全文化需要“养成期”,切忌急功近利。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艰巨性,树立长期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心,脚踏实地、持续发力,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
二是主体要统一。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基于这种认识,许多煤矿企业把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放在约束员工行为上,制定出一系列严厉的惩罚机制来管控员工行为,但由于生产动态性特点,员工依然会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违章冒险作业,给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人的行为是否优秀,起决定因素的不是员工而是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效率,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主动性,而在不良的管理体制下,也可以出现优秀员工和优秀班组,但不可能形成企业管理的“共生态”。所以,企业领导者和管理团队要以“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责任感,“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劲头,集中精力把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统一放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上,发挥管理机制的正向引导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实现用优秀的机制激励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三是管理要统一。安全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部门相互协调。安全文化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同频共振、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要成立安全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能部室、基层单位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要建立安全理念系统。按照“自上而下”原则,总结提炼公司、区科、班组、岗位“四位一体”安全文化理念,形成用安全管理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良好工作态势。要以“简洁、实用、高效”为原则,及时调整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制度,建立正向激励、动态监督、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管事管用的安全文化建设机制,扎实推进每个阶段的每项工作,层层抓落实,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