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乘风破浪淬火成钢 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王大勇

在党的政策方针指引下,钢铁工业成为河北经济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推进智能制造,实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钢铁工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企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铁、钢年产量迈上千万吨级;进入新世纪,河北钢铁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河北钢铁工业砥砺奋进,为我国快速成为世界钢铁大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钢铁工业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在2013年~2018年先后压减落后炼钢产能8223万吨、炼铁产能7529万吨,体现了河北省钢铁工业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为了巩固去产能成果,河北省加大监管力度,严禁新建扩大冶炼产能项目,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把产能置换项目审核关,对于确有必要建设冶炼设备的项目,对置换项目的产能指标严格审核,对置换方案是否合理仔细把关,在产能建设期间,严格按照置换公示的装备标准施工,并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组织开展抽查和专项核查,对于“地条钢”死灰复燃、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及违规新增产能等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狠抓负面典型,保持高压态势;统筹去产能和“十四五”发展,充分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河北省钢铁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

河北省钢铁工业在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新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每年都涌现出大批科技成果。自1982年宣钢龙烟铁矿“EL系列乳化油炸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唐钢29U矿用支撑钢、河北省炼钢连铸技术推广、新兴铸管“离心球墨铸铁管工艺及装备的研究”等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河钢舞钢成功生产出国内最大宽度不锈模具钢4Cr13,首创世界最大断面H13和DIEVAR扁锭电渣锭……

2000年~2018年,河北省钢铁工业143项科技成果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联合颁发的“冶金科学技术奖”;1978年~2018年,河北省钢铁工业519项科技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及河北省“科技兴冀省长特别奖个人奖”、省长特别奖等。2009年~2014年,河北省钢铁工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2981项。

全省钢铁企业陆续建成省级企业研发机构47个、省级技术中心1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河北省钢铁行业基本实现了钢铁品种全覆盖,部分高端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河钢集团高端产品比例达到51%,家电板、商用车特钢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20年,河北省钢材产品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板带材占比接近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钢材产销率达99%。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进入新世纪,河北省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建设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项目,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切实转变高能耗、高排放发展方式。

2014年,河北钢铁行业的转炉实现负能炼钢;2017年,河钢唐钢、河钢邯钢、敬业钢铁、普阳钢铁、邢台德龙、东海特钢、金鼎重工、新金钢铁、邢钢9家钢铁企业获工信部公布的“绿色工厂”称号。2019年,河北省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约为563千克标煤,比2015年下降1.6%;吨钢耗新水2.13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7.8%;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89.7%、46.8%和100%。

2020年,首钢京唐、邢台德龙、新兴铸管、河北纵横等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进入统计的企业吨钢耗新水2.13立方米,同比降低0.0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为98.05%,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24.63%,烟尘排放量同比减少24.71%,工业粉尘排放量同比减少14.23%,悬浮物排放量同比减少24.18%,氨氮排放量同比减少52.43%,钢渣利用率达到99.84%,高炉渣利用率达到100%,尘泥利用率达到99.84%。这一系列指标的变化,充分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强力推进超低排放成效显著,全行业实现达标排放,一大批企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为京津冀大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钢铁行业是实现碳达峰、推动碳减排的主力军,目前省政府相关部门已在规划河北省钢铁工业低碳发展路径,部分钢铁企业已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始研究企业低碳发展模式。

坚持推进智能制造

近几年,河北省钢铁工业全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5G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人、设备、产品等制造要素和资源的实时联通,提升企业品种高效研发、稳定产品质量、柔性化生产组织、成本综合控制等能力;推动钢铁企业及上下游用户、现代物流商、科研机构等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化生产运营流程;积极运用数字孪生技术驱动智能工厂建设,打造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河北省钢铁工业的智能化改造正在加速推进,河钢集团确立产线智能化和统一大数据平台的中央数字中心为发展方向,河钢数字进入国家“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名单;河钢宣钢1号转炉智能炼钢项目被评为河北省“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河北省钢铁工业在产能规模、品种质量、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劳动生产率、行业效益明显提升。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党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取得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为我国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河北经济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实现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任务仍然艰巨,但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以百倍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克服前进征程中的一切困难,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再作贡献!

(作者系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顾问、河北省节能协会名誉会长)

2021-07-1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89748.html 1 乘风破浪淬火成钢 接续奋斗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