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用开放思维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

□孟庆庄

金融业是人才和智力密集的行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更离不开大批金融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三方面着手,建设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把握开放内涵,营造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金融业与各地区、各行业深度融合,决不能关起门来抓发展。实践证明,要发展壮大就必须主动顺应时代开放潮流,既要充分学习各类有益管理经验,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成果,更要增强开放意识,充分使用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投资是第一投资的理念,打破条条框框,敞开进贤之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坚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破除人才“瓶颈”,补齐人才“短板”,融合推进人才工作,重点加强人才开放交流,提升开放合作层次、创新人才选用制度、释放人才队伍活力,提升人才工作体系开放化水平,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条件,让各类优秀人才过得舒心、干得顺心、拼得安心,切实增强金融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完善相关政策,构建人才良好职业成长通道

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中高层金融骨干更多创新创造的空间,让其在复杂的金融市场里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发挥行业佼佼者的引领作用,让其引导其他员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根据不同岗位层级要求,构建全面、系统、多元的业务能力培训体系。强化与世界顶尖金融机构的合作,畅通金融机构总部与金融分支机构的交流渠道,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金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为金融人才成长提供政策支持。建立高层次智能化金融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国家急需的金融高端人才提供便捷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完善金融人才评价体系,提升原创成果、工作业绩在金融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占比。同时,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促使金融从业人员严守职业道德。新时代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必须严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声誉。

搭建培养平台 全方位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按照“一人一方案”的原则,结合每名员工的综合素质、专技特点、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与员工一道设计职业规划方案。建立行内“传帮带”机制、理论培养机制、平台实践机制以及联合培养机制,持续提升人才职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倡导实施“走出去学习,带回来经验,看得见变化”的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创设员工成长成才差异化、个性化培训机会和平台,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拓宽视野;建立员工学习创新小组,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行基层经历补课,鼓励员工扎根基层;积极为员工寻求锻炼机会,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搭台唱戏”;推行纵向交流和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条线轮岗,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020-12-2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8039.html 1 用开放思维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