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曹馨元)10月27日,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完成馈线终端(FTU)工厂化预置试点建设工作。本次试点通过创新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集中化调试模式和智能化传动验收工具,系统构建了完善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实现终端调试环节由传统现场作业向现代化中心作业的重要转型,为配网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中心联合冀北五地市公司精选五个配网改造项目开展深度合作,对选定项目的馈线终端(FTU)开展集中化参数、标准化点表配置和智能化传动验收,并建立涵盖项目筛选、工装准备、SIM卡办理、终端台账整备、主站通道建立、终端联调、参数核验、传动验收、设备发货、到货验收及现场安装等11个关键环节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减少终端设备在作业现场二次调试的环节,大幅提升了调试作业效率,显著降低直接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运维效率同步提升。
据统计,本次试点工作完成冀北五地市累计69台FTU终端全流程工厂化预置,实现平均单台调试时间稳定控制在5分钟以内,传动验收时间缩短至20分钟,全面覆盖遥测、遥信、遥控及保护功能验证,从源头上保障终端投运后的稳定可靠运行。此外,该中心同步完成436台终端的基础预置工作,进一步验证了工厂化预置模式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为配电自动化终端全寿命周期管理打造了创新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