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 潘奕华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激发全社会活力,发挥好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要进一步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与各方面,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和巩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领导方式,以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完善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健全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有关制度。依法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各类组织章程,优化党组织研究、讨论和决定基层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的程序,确保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三是完善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参与制度,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平衡各方利益,搭建基层治理协商议事平台,创新各类主体协同机制,优化各类资源整合机制,构建“一核多元”基层治理网络。四是抓好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基层治理工作需要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激励广大基层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本领,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发挥好基层政府主导作用
基层政府是基层治理的主导力量,要进一步推动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明确基层政府权责清单,增强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基层政府在人、财、物、场地等各方面为基层治理提供指导、支持和保障。一是推动基层政府角色转型,提升基层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基层政府运行方式,推动基层政府成为基层治理的行政执法者、服务管理者、培育引导者和指导监管者,为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政策规范、资源保障和服务发展平台。二是强化基层政府服务功能,优化基层服务供给。创建服务型政府,规范基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化为民服务流程,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化和精细化。三是强化基层政府兜底责任,守护基层治理底线。强化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和平安建设属地责任和相应职权,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落细基层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的兜底责任。
发挥好广大群众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
广大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则是广大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本组织形式,要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依法依规参与基层治理,提升其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增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组织性和公共性。一是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群众自治机制。立足各地实际,健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落实城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机制,均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力、资源与责任的配置关系,实现基层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推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城乡居民的互动联结,增强居民的自组织化和结构化。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居民的交往互动和协商沟通,立足城乡社区公共生活协调利益关系、凝聚价值共识、化解矛盾纠纷和达成集体行动,促使居民在充分沟通和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对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心理归属、价值认同与利益联结,增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
发挥好社会力量协同作用
社会力量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引导推动各类社会力量“扎根”基层、发挥协同作用。一是优化群团组织资源配置,发挥群团组织广泛联系各方面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党建带群建,推动遍布城乡的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渠道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各方面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二是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培育扶持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激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基层治理,支持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项目。三是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提高基层治理资源配置效率。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开放资源,激发经营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优化基层治理资源配置。四是聚焦于服务民生,优化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搭建基层治理网络平台,在文明宣传、敬老助困、法律援助等多方面引入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主体力量,满足多样化的民生需求。
(作者单位:蒋平,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潘奕华,中共百色市右江区委员会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