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校园文化赋能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探究

——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

□李欢 田小平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中深层次的、具有本校鲜明印记的文化内核,有助于培育师生的文化自信、涵养师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师生的道德素养。校园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化实践,也是破解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的有效抓手。河北工程大学立足自身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校园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通过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培育特色学科文化、打造多维育人空间、创新校园文化载体等途径,为课程思政注入了独特生命力。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校园文化融入课程思政“高度”

河北工程大学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和课程思政建设重点要求,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推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学习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成立校党委宣讲团、校内党史专家宣讲团、处级干部宣讲团、优秀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宣讲小分队、大学生骨干宣讲团和“五老”宣讲团,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传承革命文化,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凝练校训校风,创作设计校歌校徽,打造校风校训文化系统,涵育学校文化精神体系,阐释学校精神谱系内涵,持续发挥文化启智润心作用,凝聚师生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精神力量。

培育特色学科文化

增强校园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厚度”

校园文化中的校训校歌、校史故事、榜样事迹,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是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河北工程大学立足学科特点和办学理念,依托“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建设,通过系统梳理学科文化元素,提炼学科核心价值,培育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善建者文化、地质文化、大医文化、耕耘文化等特色学科文化体系并将其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转化为课程教学案例、讨论议题或实践项目,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例如,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通过讲述古代建筑如赵州桥的建造工艺和智慧,加深了学生对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引入师生抗击疫情的事迹,加深了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的体悟。在农学相关专业课程中,通过讲述河北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陈敬谊老师的支农事迹,激发了学生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打造多维育人空间

拓宽校园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广度”

河北工程大学积极打造课上+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维育人空间,推动课程思政与校园文化活动协同联动,实现了思政教育从“理论灌输”向“浸润滋养”的范式转变。学校建有《“一二·九师”虚拟仿真博物馆》《非凡匠心——工匠精神虚拟仿真体验馆》《四史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等七个云课堂,依托数字技术,创建虚实结合育人场景,让学生足不出户实现沉浸式互动学习。建有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拥有古建筑构件1700余件(套),年均受教育大学生1000余名,是建筑学、土木工程、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生动的教学与实践基地,也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与美育的重要平台。此外,学校持续拓宽校内外实践育人阵地,建立“甘丹书院”“紫山讲堂”“道德讲堂”等文化平台,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建实践团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广阔社会课堂中引导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创新校园文化载体

提升校园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效度”

河北工程大学以校园文化载体创新为抓手,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生态。完善新媒体矩阵,河北工程大学充分发挥“一网两微一端”(校园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抖音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建立新媒体联盟,支持培育二级融媒体单位,充分激活各类平台传播效能,整合盘活校内思政资源。丰富网络产品供给,录制“大思政微课堂”,生动讲述太行山英烈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英雄事迹,让革命精神直抵人心;推出“闪耀河工程”系列短视频,挖掘师生先进典型故事,引导校园风尚从“追综艺”转向“追思政”、从“追明星”转向“追名师”;拍摄“口述校史”系列内容,回溯学校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以校史底蕴激励学子奋进。打造沉浸式文化符号,聚焦开学季、毕业季等重要育人节点,组织师生共同设计主题文创产品、校园主视觉喷绘、标志性合影打卡墙等文化景观,将办学理念、校训精神融入环境育人载体,通过“可观、可触、可参与”的文化体验,切实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到“浸润式引领”的深度转化。

[本文系2023-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校园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2023GJJG266),2025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融媒体精准思政育人研究”(课题编号:HBSZKT-2025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38)

2025-09-18 ——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9983.html 1 校园文化赋能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