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纳军 张婧)当“安全”从“规定”变为“共识”,当员工成为理念的定义者与传播者,安全生产防线就会越筑越牢。9月以来,一场以“争当‘岗位安全代言人’”的活动在开滦股份吕家坨矿拉开帷幕,用“新形式、新视角、新感受”点燃了全员保安全的热情。
随着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从生产条件变化及安全管理现状出发,打破“自上而下”传统管理模式,以安全理念再征集、体系再完善主题活动为依托,鼓励员工争当“安全代言人”,为安全“发声”,大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安全理念真正走进人心。过去我们讲安全,更多的是告诉大家该怎么做,现在通过理念征集与代言,变成大家主动思考‘怎么管安全’。”该矿安管部党支部书记徐禄说。
他们创新设计“理念众筹+创意孵化+全场景宣贯”三大环节,向全体员工发出安全理念征集的号召,引导员工从自身岗位及生产实际出发,围绕人身安全、操作规程、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任一方向,提炼、上报原创安全金句发送至员工微信群,并通过小故事、小海报、小视频等形式对自己提出的理念进行诠释说明,赋予抽象理念以具体场景支撑。他们对员工征集上报的理念进行整理汇总,按照区科、班组、岗位三个层面进行分类,采取召开安全管理人员评议会的形式对理念进行再精炼、再加工,从而形成系统完善的安全文化理念体系。
为让安全表达“活”起来,让安全声音“响”起来,该矿专门制定活动配套奖励机制,设置“金牌安全代言人”“创意理念奖”等特色奖项,激发员工参与热情,促使参与者的想法落地成为安全“行为指南”。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征集来自不同单位员工的安全理念200多条,其中“把安全生产嵌入每一米进尺中”“车辆可以进退,生命不可重回”“动车之前先鸣铃,车人过近不能行”“一坡三档要牢靠,挂好绳子插好销”等指向性强、接地气的表述,已在员工中引发广泛共鸣。
开滦股份吕家坨矿同步启动“代言人说安全”微课堂,让理念的定义者亲自讲述背后的故事,以自己的经历影响身边的人。近日一场班前会上,皮带区班长赵连祥结合之前曾发生过的因上一班设备检修不到位,致使皮带接茬处打扣老化,接口处不齐,进而引起皮带跑偏故障,对下一班生产造成影响这一具体案例,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提炼“任务班班兑现,绝不遗留隐患”安全理念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