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安洁 赵静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例,探索 AI 赋能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阐述 AI 技术在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应用路径,旨在构建更具针对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AI;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翻转课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中,传统模式存在不足。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内容依赖教材和PPT,固定单一,无法个性化调整,导致部分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不佳;实践环节因资源和师资有限,学生实践锻炼和指导不足,难以满足职业需求。
AI赋能翻转课堂的优势
AI与翻转课堂结合为该课程教学带来多方面优势。AI能智能化推送教学资源,分析学生学习数据,精准推送适合的学习资料,助学生课前针对性自主学习;互动方面,AI虚拟助教可解答问题、反馈成果,增强学生积极性,还能提供更多课堂互动可能;此外,AI能支持实践环节,借助VR、AR等构建虚拟场景,弥补实训资源不足,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AI赋能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课前:自主学习与智能引导。教师用AI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AI系统依学生过往数据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学生在AI虚拟助教引导下自主学习,观看微视频、阅读案例、完成测试题。AI虚拟助教记录学习过程、解答问题,将难点易错点反馈给教师。
课中:互动探究与实践提升。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针对课前AI反馈的情况讲解答疑。借助AI互动平台组织小组讨论,AI系统记录分析并反馈。利用VR/AR构建虚拟场景,让学生分组模拟组织活动,AI系统实时监测评估并给出报告和建议,提升学生设计组织能力。
课后:巩固拓展与个性化辅导。课后,AI系统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为其推送针对性的拓展学习资源,如相关的教育研究论文、优秀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视频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知识。
学生通过AI平台提交课后作业,如完整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AI系统对作业进行初步批改,从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性、设计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批改和精准指导。
同时,AI系统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发展情况,为每个学生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档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明确努力方向。
实践路径与保障措施
实践路径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开展AI赋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首先要进行课程资源的AI化建设,组织教师与AI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微视频、虚拟仿真场景、在线测试题库等智能化教学资源。
其次,对教师进行AI技术应用培训,提升教师运用AI教学平台和相关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然后,选取部分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最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专业推广该教学模式。
保障措施
学校要加大对AI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的投入,购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物质保障。
建立健全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如AI教学平台的使用规范、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等,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邀请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评价,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实际岗位需求,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结语
AI赋能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融入AI技术,能够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互动化和实践化,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然而,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面临着技术应用、资源建设、教师能力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相信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推进,这种教学模式将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军. 翻转课堂在《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师,2025,(07):207-208.
[2]左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幼师儿童弹唱教学优化研究[J].戏剧之家,2025,(18):114-116.
[3]周甜.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翻转课堂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大视野,2025,(03):74-78.
[本文系基金项目:本文系邯郸市202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AI赋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Q202534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