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连存
当前,随着技术革新的加速演进与受众需求的深刻变迁,媒体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塑。在此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通过系统性变革,在媒体融合大势中闯出新路、焕发光彩,是时代赋予的命题。
廊坊日报社坚持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探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的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打造“以纸媒传播为基础、以网络传播和系列新媒体传播为两翼”的新闻传播格局,10大类13个媒体发布终端组成的媒体发布矩阵,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建强组织支撑 多维发力促转型
在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构建适配全媒体传播格局的体系是核心任务,需从组织架构、评估机制等多维度发力,打破传统壁垒,激发融合效能,实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全面升级。
重构组织框架。立足“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廊坊日报社重塑组织架构,成立融媒体中心,建成“中央厨房”全媒体指挥系统,弱化传统媒体边界,统一采编人员身份,构建“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渠道传播”生态闭环,实现内容、技术与运营协同推进。设立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由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担任主任,下设总编室、采访部、编辑部、运维部4个部室,强化新闻生产全流程的统筹调度,确保“策、采、编、发、评”一体化高效运行,让融合从形式走向实质。采编部室40岁以下人员实行双向轮岗,培养“一专多能”全媒体人才,提升跨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革新评估机制。树立起以融合实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构建“指标量化、过程透明、激励到位”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内容影响力、技术应用能力、商业变现成效等纳入考核范畴。每月设立社长总编奖,每季度设立好新闻奖,设立“新媒体精品创作”与“融合成效达成”专项奖励,鼓励采编人员探索新媒体传播新形式。大胆启动年轻人,实现新媒体发布终端人员“90后化”,打破“身份论”,选用一批政治素质好、融合能力强的聘用制年轻人才从“执行层”走向“管理层”,成为融合发展核心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撤销原日报、都市报编辑部党支部,成立全媒体党支部,推动党建与业务在目标、部署等方面同向发力。优先培养、重点发展在新媒体领域表现突出、政治素质过硬的年轻采编人员。党委牵头建立容错与试错机制,明确“因探索新媒体形式出现的非原则性失误”等情形可容错,解除采编人员“怕出错不敢试”的顾虑。
做强精品内容 深耕舆论主战场
高质量内容生产永远是主流媒体的主业。在互联网已成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的今天,主流媒体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长期积淀的内容生产力、品牌影响力,向移动互联网主阵地迁移。廊坊日报社锻造兼具内容穿透力、技术驱动力与用户连接力的新型传播矩阵,让主流声音在智媒时代实现破圈传播与深度抵达。
在内容生产上,坚持“双轨并行”,在选题策划时就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适配性,力求达到“一次策划、多元衍生、双向赋能”。一方面利用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权威解读等领域的优势,强化“精品化”生产,以思想深度与专业品质筑牢主流舆论阵地,另一方面以“轻量化”制作激活新媒体终端优势,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习惯和内容需求。例如,《十年·蝶变——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廊坊》主题策划,《廊坊日报》刊发10篇深度报道稿件,同时制作10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品海报在各新媒体发布,海报上贴有二维码可阅读全文,受到一致好评。
在技术赋能上,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于新闻采集、编辑、传播等环节,借智能算法捕捉热点、大数据洞察偏好,推动内容精准触达,锤炼智能化创作能力,打造出一批兼具行业权威性与群众认可度的新媒体精品力作。例如《SVG|最是一年春好处!来看看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廊坊实践》获得河北省新闻奖(融合类)一等奖;《科普时间|日历上的这个字念什么》点击量超过1000万,入选“学习强国”百灵视频全国百强榜,为当年河北省唯一市级平台入选作品。
在形式创新上,积极探索短视频、动态海报、H5互动、VR等形式,突发新闻第一时间通过短视频等传递信息,政策类制作“一图读懂”“互动问答”等H5产品,活动类报道采用“短平快”的Vlog、直播等方式。特别设立“早安廊坊”“AI读报”“视频号”3个工作室,形成“小而精”的垂直团队,精准对接全媒体时代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其中,“早安廊坊”双语版登陆海外平台,成为城市对外名片。
增强运营效能 协同联动求共赢
强化自身运营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是破解主流媒体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关键。廊坊日报社积极探索“新闻+服务+变现”运营模式,在创新传播中守牢舆论阵地,在深化服务中挖掘盈利空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增长。
拓展服务领域。作为“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的运维主体,廊坊日报社深耕“内容赋能服务”路径,2022、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在全省发稿位居前列,先后建成的主题社区、主题公交车、主题街道等创新做法被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推广。当前,“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总订阅量超过1300万,稿件总阅读量突破10亿次,在全国239个市级平台排名第6位,全省第1位。廊坊日报社还先后运维了“文旅廊坊”微博、微信号,廊坊临空经济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政务服务外包、商业流量转化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
加强市县联动。一方面强化与各县(市、区)的协同合作,在《廊坊日报》开设县域新闻专刊,用“一县一刊”方式深入挖掘县域重点亮点工作,并依托新廊坊APP、廊坊日报微信公众号,同步刊发重点稿件,拓展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聚焦基层群众的关心关注,发挥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可视化优势,跟进调查报道,对接乡镇政府与职能部门,推动问题从“被关注”到“被解决”,在增强用户黏性的同时,成为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搭建数字平台。建成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集结廊坊日报社建社以来的海量新闻资源,对政府和职能部门而言,该功能是政务决策与治理的可视化档案库,对群众来说,平台的新闻资源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凭证库。例如,在评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成效时,可通过查询历年报纸图片,直观呈现廊坊在协同发展中的工作成果与发展变迁。
此外,廊坊日报社还在整合内部资源,谋划打造集新闻和政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
(作者为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